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刘伟:中国经济学发展需要自身特色

时间:2016-12-09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刘伟

最近,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和张维迎围绕产业政策的争辩,在国内引发了热烈的关注和讨论,先后有不少经济学家如吴敬琏、田国强、晏智杰、文贯中、张国华、王文、王勇、贾康、李稻葵、刘胜军等,都加入了这次争论。这一场争论逐渐由学术辩论转向成为社会热点,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思考中国经济政策的现状与未来。理论的反思甚至可能比辩论的结果更重要。这场讨论在引发热议的同时,也为我们当前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命题。日前,国内十余所高校的校长和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汇聚上海财经大学,在中国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暨《高级微观经济学》新书发布会上,共同研讨当前我国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

 经济学教材需要中国元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经济增长速度由两位数增长下降到今年前三季度的6.7%,经济进入新常态。正如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夏春玉在会上所言,中国近40年经济增长的实践迫切需要理论总结,形成既能很好地解释过去,更能有力地指导未来的经济理论和教材。

 在研讨会上,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也指出,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实践也在不断地发展,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不断产生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准确把握经济学教育教学的灵魂,与时俱进地发展和提高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经济学的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经济学的教育和教学改革,虽然在经济学人的推动下取得了优秀的成果,但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琪认为,总体来看经济学的实践走到了经济学理论前面,经济学的教学又滞后于经济学的理论。而要学好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教材是重中之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诗一表示,教材的影响力很大,既能反映国际学术前沿,又能把相关的中国要素融入教材进行传播,才是受欢迎的好教材发展的未来方向。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彦斌从现代经济理论讲授者的角度谈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他说,为什么中国学生理解经济学会比较困难?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感悟和书本上的理论对接不上,而国外教材又主要是以美国的典型事实得出结论。因此,教师在讲授时,既要着重讲授书上理论和美国案例之间的关系,也要着重讲授中国经济现实和美国经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只有这样,中国学生才能较好地理解国外教科书。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罗楚亮也认为,中国经济实践很少进入主流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教材,将中国经济实践有机融入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楼国强呼吁,经济学教育改革一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也要体现中国元素,使得理论能够应用到中国改革的实践中。

 在湖北经济学院副校长陈向军看来,中国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对经济学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而培养经济学人才,关键是创新,其中应该包括教育理论和教材的创新等。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认为,现代经济学已经成为学界、政府和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基本常识和共同语言,但由于教材和教师素养水平还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导致大量学生避近求远出国去学习经济学和商学,以及众多学校和机构不得不大量引进海外博士人才。目前,国内经济学课程课本大多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或中译本,好处是与国际接轨,及时解决国内少有高质量经济学教材的问题,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就是缺乏中国元素,在现代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之间缺乏直接联系。因此,经济学教育教学迫切需要这方面的教材。这也是他编著《高级微观经济学》一书的初衷。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曾指出,目前愈来愈多的人感到需要补上理论经济学这一课,以免被似是而非的流行说法误导和对社会经济态势作出误判。田国强教授编著的《高级微观经济学》一书,一方面避免了许多国内经济学教材忽视20世纪中期以来经济学重大发展的缺点,对现代经济学的基准理论到最前沿的观点都给出了准确的界定和严格的证明;另一方面,它又避免了绝大多数引进教材缺乏中国元素的缺点,能够结合中国经济改革、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实际,阐明各种经济理论的内涵思想。 

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必须重视中国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田国强教授以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社会科学理论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例,指出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中国的社会科学更需要朝着国际化、现代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才能适应中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要求。

 在理论探索方面,我国经济学者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的发文数量已经突飞猛进。但另一方面值得警醒的是,中国经济问题和中国本土学者在抢占国际学术话语权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次会议上,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表示忧虑。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院长甘犁指出,中国学者在中国问题研究上不具备国际发言权;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多数是以中国的数据检验西方的理论;中国特有的问题还没有成为既有研究,也不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主流问题。他用数据进行了佐证:2010年以来,在经济学国际前5名的杂志上,只有25篇关于中国经济的论文,占比仅为1.22%,在这些论文的总共60位作者中,只有4位本土作者。在金融学国际前3名的杂志上,只有16篇关于中国经济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0.85%,总共49位作者中,只有16位本土作者。他指出,中国经济学科的这一发展现状,与中国学者对中国普遍存在的基本事实和关键问题认识不够清晰有很大关系。大量的海归学者尤其是做实证的海归学者回国后,往往拿着中国的数据验证西方的理论。他认为,中国特有的基本事实和关键问题才应该是当前中国经济学科真正的发展前沿。

 近期,世界著名经济学家邹至庄教授表示将捐款1000万美元,在厦门大学设立“邹至庄经济学教育基金会”,以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周颖刚在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学的内涵应该是在构建中国经济学过程中,应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解释中国经济转型和全球化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现象,寻找其内在逻辑性与规律性,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也从中国视角进行理论与方法创新。但从目前来看,中国经济学研究更多是西方经济学界的追随者。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江淮认为,90%的中国故事、中国问题都是人类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把中国数据放进去,不仅是对这些普遍性问题再重新研究一遍,而且更重要的是把这90%具有普遍性的经济问题从学理上进行深化和创新。其余10%的问题有中国特殊背景,更需要从学理上进行深化和创新。中国经济学研究要讲中国故事,讲中国问题,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田国强教授则呼吁,不要忽视对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历史禀赋及其现代价值的挖掘,这方面的研究创新,加上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研究和方法论研究创新,以及基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实践的理论提炼升华,就是中国经济学界可以且应该做出贡献的三个方向。

(来源:《社会科学报》总第1535期4版)

(编辑: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