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汤建军:社会科学大发展时代已来临

时间:2016-05-19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汤建军

汤建军:社会科学大发展时代已来临

——学习习总书记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笔记

 喜讯传来满眼春。2016年5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个从事社科工作20多年的人,我通过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受教育和鼓舞,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认为,要认识、适应和引领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就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这次讲话蕴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紧密结合实际,以改革创新的理论勇气和大智慧,履职尽责,进一步推动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个“宽广的视野”,把握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理念。科学是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一个社会科学要走在世界前列,引领进步潮流,必须首先具有宽广的视野。习总书记强调,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习总书记曾在浙江省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讲话指出,发挥社科联作用,必须做到“真情实意”,即各级社科联组织和广大社科工作者一定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社会科学工作充满激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精品意识。这次讲话,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和回答中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一大批重要学术成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对社会科学从业人员而言,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必须高起点、宽视野着手。

两个“不可能和不可替代”,彰显社会科学的极端重要性。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习总书记说:“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社会科学发挥其独特作用尤为重要,应该发挥引领作用,与自然科学等其他科学一道携手前行,为落实“四个全面”和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三个一定”,强调社会科学的特殊重要地位。习总书记早就指出:“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思想武器。”这次座谈会习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历史表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社会科学的这种特殊重要地位,给广大社科工作者赋予了历史和时代重任。习总书记说:“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对于每个社科工作者而言,我们应该牢记“三个一定”,认真学习、服务大局、大胆创新、多出精品,报效祖国和人民。

“四个工作者”,指明社科人才工程建设目标。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任何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习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既要把这支队伍关心好、培养好、使用好,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又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习总书记还指出,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领导干部要主动同专家学者打交道、交朋友,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使用,让德才兼备的人才在重要岗位上发挥作用。实践证明,推进“四个一批”,关键在于强有力的落实政策、措施和对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

“五项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原则。社会科学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把握发展方向是生命线。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五项原则性要求: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习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习总书记说,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三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总书记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四是提倡创新发展,弘扬优良学风。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既要提倡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又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特别是广大社科工作者要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五是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习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引导管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既要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要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以不断提高决策和领导水平。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五项新原则,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科学发展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重要的还是靠落实,各地各行业各部门应该根据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或修订一系列社会科学管理制度,以确保五项原则落到实处。

“体现六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体系的新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在继承中推进自主创新、在发展中彰显理论的魅力、在把握规律中探索真理。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科学发展的“六性”基本要求:一是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习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二是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习总书记指出,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三是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特别是当前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这“体现六性”是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性观点,对从事社科科学管理和研究的单位而言,极具指导性,是推进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基本要求,须时刻对照标准执行。

长风破浪会有时。社会科学的春天来了,其高潮也即将来临。今天的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已经到来,它正如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正如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正如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来源:红网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