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聂永有:智库产业的概念界定与发展基础

时间:2016-08-29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聂永有

聂永有:智库产业的概念界定与发展基础

当前,我国智库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智库建设也将迎来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及对外交流等方面,为中国智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为其拓展了广阔空间。可以预见,中国智库的发展正逢一个令人欣喜的契机。

近年来,中国智库在政府决策过程中逐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国家治理体系、能力的现代化,为智库发展提供了舞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为智库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为智库发展拓展国际空间;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智库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能也没有必要完全照搬西方智库发展模式进行。我国智库发展要依据我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智库发展道路。中国智库建设应形成政府统筹、专业集成、多层合作、分工协作的系统性构架,智库建设应逐渐从“分散式的随机性组织”向“以智库基地或产业区为平台的,以目标为导向的有组织模式”转变。

智库能够更多地参与国际交流,设置公共议题,影响国际舆论。这既有利于提升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更有利于宣传中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

1 智库产业的概念界定

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正确区分以公共利益为主导的非营利性智库事业和以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兼顾的经营性智库产业的不同性质和任务,要使得我国的智库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强化智库的“自我造血功能”。西方对智库的理解往往是中立的、非营利的,但智库本身的运转、项目的开展、人员的保障等都需要经费支持。非营利性只是强调了智库拒绝和不参与商业活动,为特定的利益集团服务的性质,但没有解决智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智库目前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这种单一性的经济来源是不可持续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西方国家主要以公共基金的形式来解决,这也是民间资助体系的表现形式。那么,智库发展有没有可能走出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来?

“智库产业”概念的提出,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所谓智库产业是指直接运用人的智慧进行研发、创造、生产、管理等活动,融合发展关联产业,进行立体式开发,带动一产、促进二产、提升三产,形成有形或无形智慧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产业,将成为引领第三产业的高端产业。

通过对智库产业发展特点及内在系统结构、运营机制以及与国家战略新型产业的互动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智库产业对创新经济的促进,首先,体现在智力资本的投入上。伴随着对新经济增长等理论的研究,人们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创新、干中学的经验积累等不同于传统土地、设备的资本投入,通过改变传统的生产函数提高劳动生产率,拓展传统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从而获得更高的产出。

其次,智库产业对创新经济的促进间接体现在总消费上。在传统发展济学中,总消费的构成一般由居民消费、政府购买、投资及净出口等构成,而通过智库则可以改变对各类财政、金融、消费政策的影响实现经济运转中的各类参数变量,促进总消费的增长。

一般由居民消费、政府购买、投资及净出口等构成,而通过智库则可以改变对各类财政、金融、消费政策的影响实现经济运转中的各类参数变量,促进总消费的增长。

第三,智库产业对创新经济的促进,还可以通过优化市场运转机制来起作用。通过智力成果的生产,促进公平竞争、合理竞争的机制更有效地运转,对产权保护更加重视,对智力资本在社会中的价值贡献更加肯定,从而使更多资源从传统部门的生产转移到创新型部门的生产,提升整个经济环境创新经济的影响力。

智库产业是一种新型的战略产业形态。是以高端人才为中心,以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政策、企业咨询等为主要经营业务,以智库为载体,整合高端人才的智力知识资源,生产信息型或经验型的知识密集产品,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政策和战略支持,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端服务产业。

智库产业作为新型战略产业形态,以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以智库为载体,以科技研发、咨询策划、创意设计为源动力,是创新型知识经济的集中体现。

2 智库产业的发展基础

我们认为,智库产业要能够持续地发展,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和基础。

2.1 充分的市场需求是智库产业发展的前提

这种市场需求具有多层次、多元化、持续性的特点,包括政府需求、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

面对不确定的和复杂的国内外局势,政府、企业只有增强对经济社会走势的预见性,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寻找规律,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谋定而后动,既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又可以做到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这就需要及时给决策者提供准确、高质量的思想产品,就需要发挥智库的作用。

智库能够为政府提供决策议案,促进决策科学化;设置公共议题,激活政策舆论,引导社会思潮;储备人才资源,担当政学商互动的“旋转门”;加强民间国际交流,向世界阐释中国,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尤其对于身处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经济文化正在面临巨大变化的中国而言,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更需要充分发挥智力、创意、科技创新的引领性作用。其中,智库无疑扮演着体制机制创新、统筹规划布局、协调促进发展的重要角色,作为具有政策影响力的咨询服务机构,智库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2.2 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是智库产业发展的保证

必须有足够多的智库群体,完善的规则、公平的竞争机制,才能保证智库产业的公平稳定发展。

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等等。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不仅包括实物性服务、执行性服务等,还包括发展规划、服务咨询、政策调研、草拟、论证等软性服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购买软性服务的数量会逐渐增多。智库提供的研究、咨询、规划等服务将成为购买服务的重点内容。智库通过竞争获得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以促进优胜劣汰,提高服务质量。这就需要建立思想市场,健全竞争机制,发展智库产业,促进智库的公平竞争。

2.3 高质量、专业化的智库产品是智库产业发展的核心

从智库本身的特点来看,它的产品一般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是接受政府或企业委托,提供定制的研究成果,服务对象是单一的,这种情况下,产品的生产成本比较高,且难以复制。第二种是智库从业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方法,以发表研究报告或简报的形式,向特定或不特定的对象提供的研究成果,这种情况下,智库产品的固定成本较高,而复制成本很低。

2.4 产业资本的持续支持,是智库产业发展的支撑

智库产业的产业资本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智库主体自身作为智力资源形成的无形资本,另一种是推动无形资本转化的,可以直接用于生产智力产品的资金和产业配套设施,也就是说有形资本。这两种资本只有相互支持才能形成持续的、具有造血功能的循环机制。

3 完善我国智库产业的发展思考

3.1 明确我国智库产业的发展目标

在政府对智库产业这一特殊领域的有效管理下,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将政府的有效管理机制与市场有效竞争以及资源配置机制相结合,以政府、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的质量管理,形成系列化和品牌化的智库服务体系。

3.2 大力发展各类智库机构,尽快形成一定的智库产业规模

具体可采取的策略是:积极扶持民间智库,做大做强官方智库,大力促进官民结合的半官方智库。

目前,我国的智库中,绝大部分是官方智库,这些智库有充足的资金和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能够承担重要的决策咨询任务,是我国智库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其官方地位与身份,有时也会影响到其成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民间智库是未来发展的主力,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目前国内的民间智库发展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仅仅有“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等少数智库有一定的影响,民间智库总体上在政府决策方面还难以起到重要作用。

以高校智库为代表的半官方智库是未来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这些智库既有官方的资源和信息渠道,也有市场化活力,更有人才优势和研究基础,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大力扶持高校智库的发展,使其在政府决策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3 制订智库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制订智库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产业规范,对不同类型的智库进行分类指导。智库产业属于高端服务业,这类产业天然具有发展的集聚性。要实现智库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可借鉴大学城、高新区的做法,规定特定区域,面向国内外需求,立足区域优势,形成规模经营、专业分工的智库产业基地。

2013年以来,在东中西部区域改革和发展研究院院长于今的主导下,我们已经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市进行了构建 “中蒙俄智库产业示范区”。

3.4  强化智库人才的培育

智库是产生思想,影响政府决策的地方。智库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建设。没有产生高端思想的人,智库就无法输出思想,无法影响政府和社会。当前,智库产业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两类人:高素质的研究人才、高端综合性经营管理人才。 高素质的研究型人才。智库研究,从选题来讲,应选择具有前瞻性的课题。政府官员需要关注日常工作,没有时间研究前瞻性问题。智库要做未雨绸缪的研究,并为政府设计解决方案,成为一个政府可以随时取要的方案库。在社会分工网络中,政府官员的任务是判断形势并做出决策,但绝大多数官员都不可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才,智库的研究就是要补足官员的这个短板,帮助他们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 高端的管理运营人才。当前,缺乏管理运营人才,是智库产业面临的另一个难题。社会智库是一个组织结构,不仅需要具有研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人,同样需要运营人才。智库管理运营人才主要帮助解决智库当前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资源整合问题和成果转化问题。

3.5  构建科学的智库产业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智库产业发展评估体系,提高智库产业发展的资金、资源投入利用效率,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逐步实现智库研究经费的多元化,除了政府资金之外,可以引进基金会、企业和个人的资金,在确保资金来源不影响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在我国设立政府的政策研究基金,通过法律和政策,鼓励社会公益捐助等等。

3.6  完善智库产业发展的社会配套环境

努力构建全国性及区域性的智库产业网络,加强智库的专业化建设,努力打造龙头型智库机构,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整合学术资源,努力营造智库产业的网络互动氛围。

来源:《智库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聂永有,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