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汤俊峰:凝聚强大合力用好关键一招

时间:2017-03-22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汤俊峰

凝聚强大合力 用好关键一招

——如何推进各项改革协调配套、系统集成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目前已进入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改革协同共振、系统集成,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广大干部要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既要坚持辩证法,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也要树立与全面深化改革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和担当精神,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把握整体性,在瞄准中心目标中协同看齐

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改革中的问题千头万绪,各种深层次矛盾错综复杂,过去单项突破或局部突进的改革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特征就是全面性、整体性,要立足国家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战略部署,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总体部署涉及多个领域。要落实这样一个整体性全面性的改革方案,必须强化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将各领域各方面的具体改革置于总盘子之中,在整体布局中统筹资源、协同看齐。

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性,一方面是指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改革于一体;另一方面是指牵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促进其他领域改革的协同深化。我国“三个没有变”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把握改革的整体性,就是要牢牢把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使其他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向中心目标看齐靠拢,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在协同推进中形成合力。

把握改革的整体性,就要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作出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推动落实党中央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要经常与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协同看齐,在实现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过程中保持战略定力,主动将工作重心从拼速度转向提质量、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经常与党中央对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协同看齐,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特别是全力协同解决经济的重大结构性失衡问题,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要经常与党中央对经济工作思想方法作出的重大调整协同看齐,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既要在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运行环境、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做好社会托底工作上下功夫,也要在“三去一降一补”上有实质性进展,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关键领域改革上有新突破,在振兴实体经济上有新举措,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开创新局面。



把握关联性,在疏通紧要关节中牵引推进

全面深化改革是由多项改革内容、多个结构要素、多个系统层次构成的有机整体,各项改革之间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互动作用。把握改革的关联性,就是要研究改革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的内在机理、作用条件、客观规律,找准阻滞改革推行的主要障碍、突出症结,拿出推动改革良性互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管用对策。

改革的关联性,涉及多个层次的要素内容。从改革领域的关联性要素看,经济体制改革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治体制改革要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文化体制改革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社会体制改革要处理好保障改善民生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处理好加强党的领导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之间的关系。从改革的思想方法看,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从改革的实施过程看,既要处理好“最先一公里”的问题、确保改革能开好局、起好步,又要处理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确保改革能真正落地生根,还要下大力突破“中梗阻”、确保改革不在中转站空转、不在纸上会上自转。

把握改革的关联性,重在疏通紧要关节点,全力打通拥堵点、攻克“堰塞湖”,确保改革上下顺畅、左右贯通、前后呼应。发展理念的滞后是改革急需疏通的思维堵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是破解发展瓶颈和改革难题的金钥匙。只有坚持运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和推进各项改革,才能更好地把握各项改革及改革各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科学高效、协调一致地推进改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改革的目的和动力。只有把增进人民福祉、兜住民生底线作为打通改革堵点的优先工程、首推项目,精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在加大收入分配调节、打赢脱贫攻坚战等方面见实效,才能不断激发人民群众支持推进改革的热情。各级干部是改革政策承上启下、无缝对接的关键节点。要打通改革的堵点,就要高度重视对干部队伍情况的了解,加大改革实绩考核权重,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形成正确用人导向,从制度上催生更多改革促进派和实干家,解决不改革、不作为等问题,推动改革方案落定、工作落实、责任落地。

把握协调性,在坚持衔接配套中相互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广泛,只有各方协调推进,形成合力,才能积聚优势,一举攻克改革的难点重点。当前,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需要用更具体、更契合的改革举措、改革机制、改革办法去承接和填充。同时,随着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一些领域改革中不配套不协调、改革措施之间相互牵扯相互抵触等问题开始凸显,只有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才能化解风险,减少由于协调不力造成的利益分化、力量分散等问题,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产生共振效果,提高改革的综合效益。

把握改革的协调性,就是要充分考虑各项改革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把握全局,注意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协同好各方改革力量,最大限度减少阻力,争取最大改革成效。注重改革的协调性,不是十个指头平均用力,而是要更兼顾改革的整体利益、全局利益,更好地协调思想、协同进度、创造机会,避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把握改革的协调性,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局部和全局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既要着力破解难题、填写空白,又要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既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又要注重机会公平、注重资源配置均衡;既要注重在补齐短板上用气力,又要在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上下功夫。

把握改革的协调性,要从宏观和中微观不同层次着力。在宏观层面,就改革的战略部署和要求而言,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任务,准确理解党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握当前改革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改革中的重大关系,把抓改革落实同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全面考量、重点牵引、协调推进。就改革的领域和内容而言,要着眼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在中微观层面,就改革的阶段特点而言,当前要把改革的“四梁八柱”与具体制度、保障机制协调起来,一手抓紧推动具有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重大改革,一手抓紧练好改革保障机制、配套举措的实功细功,确保改革架构平稳扎实落地。就改革的落实要求而言,要抓好顶层设计、路线图、制度规范、具体工作的贯通衔接,统筹考虑战略、战役、战术层面问题,不搞“空中楼阁”,不留制度空隙,使中央决策在地方精准落地,使制度安排在实际工作上有序承接。

把握集成性,在吸纳有益经验中不断探索

全面深化改革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必须注重对改革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对局部探索和零散经验进行系统集成,对各领域、各方面的做法进行概括提炼,使之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智慧和思想资源。改革越深入,就越要触及深层问题、体制弊端,就越要树立系统思想,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

把握改革的集成性,就是要用系统的思维、整体的思维看待改革中的新创造、新经验,下大功夫总结和运用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下大功夫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下大功夫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在改革方面做的有益探索,善于用完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去发现各个地方、各个部门探索的改革新思路,总结吸纳人民群众在一线创造的鲜活做法,集成综合并运用于改革实践之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大地到处洋溢着改革的热情、遍地是创新的火种,涌现了无数新创造、新做法、新经验。把握改革的集成性,就要对正在实践中的各方面改革经验进行科学分析评估,分清哪些是地区性、行业性特点,哪些是普遍性、共同性规律,哪些是阶段性做法、独特性经验,哪些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把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等及时提炼成理性认识,推动面上制度创新。要把握改革内在联系,正确认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敢闯敢干与权衡得失、改革力度与改革效度、改革发展稳定等之间的关系,善于采用多种手段、多种方法、多种方案推进创新,提高改革系统集成能力。要准确把握改革的大趋势大布局,敏锐集纳实践中的创新智慧、成功经验,跟踪借鉴动态发展中的典型经验,切实增强改革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笔:汤俊峰)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17年03月20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