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多个智库联合发布数字科技报告

时间:2019-05-10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周琳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简称“赛迪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日前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经济分论坛上共同发布《数字科技孕育新动能 赋能实体经济新增长》主题报告。报告从内涵、特征、时代意义、技术框架等角度对数字科技进行了全面梳理,展望了数字科技发展前景,探讨了数字科技与产业融合共建的方向和路径。报告的发布引发了行业专家的广泛讨论,专家一致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共建空间广阔。

数字科技边界将不断拓展

所谓数字科技,报告认为,是遵循产业既有生产规律的基础上,旨在为产业降本增效的多种核心科技手段的交叉融合,且是由核心科技层和应用科技层共同构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蔡跃洲认为,从内涵边界来看,数字科技的涵盖范围要大于数字技术,包括“数字科学”和“数字技术”两部分。“其中数字技术是那些能够直接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显性知识/编码知识及隐性知识/默会知识,如通信设备、智能手机、软件套装、云服务等等;数字科学,则应包括所有能够为数字技术发展提供原理性支撑的知识和理论,涉及数学、物理、生物、化学(材料)等基础学科,如计算数学、量子物理、脑科学等。“

“未来,随着前沿基础学科的不断发展,更多的基础理论能够转化成新兴数字技术,数字科技的边界也将随着而不断拓展。“蔡跃洲表示,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开启第六次技术革命的关键。“数字经济时代,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新的主流技术体系正在形成;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将是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数字科技与实体融合共建前景广阔

上述报告指出,数字科技的行业数字化应用加速推进已经显现。中国各行业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在ICT、媒体、金融、娱乐、零售等领域已经实现了快速增长,未来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融合共建空间广阔。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陈伟表示,从行业融合的路径看,数字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超前于生产环节,如零售领域诞生了巨大的电子商务业务,社交领域催生了广泛的移动社交媒体,支付领域新生了移动支付。从行业融合的程度看,不论国内还是国外,数字科技与服务业融合程度最高,其次是制造业,再次是农业。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企业与创业室主任、研究员刘国艳同样对于数字科技赋能产业经济充满信心。他认为,数字科技与制造、农牧、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的融合将不断深化,各类行业解决方案将深度赋能产业,提高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而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数字科技也是推动未来全球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

以养殖业为例,京东数字科技旗下的京东农牧,在智慧农业核心技术攻关与装备创制方面实现了一系列创新,可以帮助养殖企业节约30%以上的人力成本,节约饲料成本8%-10%,把生猪出栏时间缩短5-8天,把每头猪的饲养成本降低80元,如果推广到整个中国的养猪业,每年可以节约行业成本至少500亿元。

数字科技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针对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共建、推动产业共赢的前景与趋势,报告认为,数字科技能够驱动数字化服务模式变革和消费体验提升,并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推动更多行业实现互惠共赢。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勇认为,数字科技的发展对产业转型首先在于能够降低产业的交易费用,推动产业规模扩大;其次是通过整合产业链,打造新型产业形态,推动垂直产业形态转变为扁平产业形态;再次是推动产业的智能性、智慧性转变,通过大量收集用户需求信息,掌握精细的产业运行状况,从而减少供需对接不匹配。

从产业融合渗透的顺序来看,王勇认为,通信等行业将最先受到渗透影响,之后,区块链等技术会带动资金(支付)的转变,再次,智慧物流、智慧工厂等发展带动商品生产和流通方式的变化,最后数字教育发展和数字素养改变对每个人的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入的转变。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认为,数字科技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一方面促进组织结构、商业模式、供应链模式和生产模式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大幅提高管理运营和组织效率,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加速提升;另一方面,传统的封闭式、单线程、流程化、标准化的产业组织模式正在向开放化、智能化、柔性化、差异化转变,拓展了创新的加速度和覆盖面,形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经济日报 记者:周琳 )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