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发布

时间:2018-02-02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张杰

在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北极地区的环境、经济和地缘政治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北极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作为“近北极国家”,中国与北极地区密切相关。1月26日,《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发布。

阐明中国立场和原则

当前,北极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国际社会十分关注中国的北极政策。同济大学极地与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传兴告诉记者,白皮书阐明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起到了增信释疑的作用,有助于增进中国与北极国家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相互理解。

武汉大学国家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丁煌认为,基于“重要利益攸关者”的身份定位,向国际社会明确中国立场,有利于争取国际舆论主动权,消除某些国家对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担忧,推动彼此间的务实合作。

“白皮书首先向国内外传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于参与北极事务的强烈责任感。”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表示,中国旨在维护各国和国际社会在北极的共同利益,推动北极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北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更多的是付出和责任。

拓展北极治理合作空间

丁煌表示,制定北极政策、规范指导北极活动是相关各国通行的做法,不仅诸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北极国家较早地发布了北极政策,而且同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的近邻日本、韩国、印度以及欧洲国家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也相继出台了北极政策文件。

北极问题已超出北极国家间问题和区域问题的范畴,涉及北极域外国家的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攸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命运。白皮书指出,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努力为北极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探索和认知北极是中国北极活动的优先方向和重点领域。王传兴说,在认识北极方面,中国科学家积极进行北极科学考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第二,中国科学家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到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在大气观测、环境监测、科学数据收集等方面,基于我国的科学技术能力,可以为北极科学考察作出更多贡献。

李振福表示,中国参与北极治理会给北极带来机遇:第一,中国基于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会给北极治理带来新的理念和合作空间,为北极问题的协调和处理带来新思路。第二,中国的参与,会带来资金和更大的需求。第三,中国的参与,可以带动其他域外国家参与北极建设和开发,其他国家也会遵从北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会更加有利于北极问题的协调和处理。

在丁煌看来,中国参与北极开发利用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实现各方互利共赢,推动北极可持续发展,其本质是对北极的贡献,带来的是北极地区发展的机遇,受惠的是北极地区的人民。他举例说,被誉为“镶嵌在北极圈上的一颗能源明珠”的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就是中国参与北极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亚马尔项目成为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不仅成功带动了俄罗斯能源产业和边疆地区发展,也为中国与芬兰等北欧国家在北极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促进多学科协同创新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上升,认识北极、保护北极、利用北极和参与治理北极要求更有效地开展学术研究,为北极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当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学界对北极研究特别是北极治理研究的关注度日趋增强。丁煌表示,就我国未来的北极治理研究而言,一方面应加强对业已发布的中国北极政策实施机制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研究如何在新时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大框架下将中国北极政策的各项主张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正确的义利观以及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加强北极治理以及中国参与研究的多学科协同创新。

对此,李振福建议,首先,应进一步激发研究人员参与北极问题研究的积极性。北极问题涉及法律、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的共同参与。其次,促进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未来随着国际北极问题的发展,北极问题研究势必向更深层次挖掘,研究人员构成的多样化及团队之间沟通合作的增强,将成为攻克重大问题的有效方式。加强相关科研项目的牵引作用并增设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增强相关科研的创新性。再次,积极树立科学的北极问题研究意识和合理的北极参与观念,避免国际社会对中国北极问题态度的错误解读。

此外,王传兴认为,随着气候变化导致北极地区自然环境变化,社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国际政治已经或正在从国家间政治向全球政治演进。由此,极地国际政治的参与者呈现出不限于主权国家的多层次、多主体特点,且所涉领域得到拓宽。在注重非传统安全研究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安全问题研究。

记者 张杰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