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2017中国智库报告发布:智媒融合正在形成一种智库新常态

时间:2018-09-10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王多

3月16日,2017中国智库报告发布会暨“新时代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小礼堂举行。本次发布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基金会、全球化智库(CCG)等主办,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理事长兼主任黄仁伟研究员宣布了2017中国智库报告及排名,来自国内顶级智库学者在研讨环节发表了主旨发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随之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逐渐从“接受者”向“推动者”转变。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了新期盼,这意味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2017年中国智库报告》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智库报告》年度系列的第五本,该报告围绕“新时代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主题,就新时代对中国智库提出的新要求展开阐述与分析。

新时代呼唤中国智库提高资政能力。众所周知,自2015年初,中办、国办联合发布《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意见》以来,中国智库发展进入“快车道”,取得了丰硕的资政成果。然而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相比,智库能力建设跟不上,智库发展格局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体制内、外智库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地区智库发展的差异也较大,各类智库掌握的决策信息和人才资源也不均等。因此,针对中国智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深化智库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智库内部管理流程、提高智库成果质量和资政能力,真正解决决策咨询“不到位”、“不解渴”的难题。

新时代要求中国智库以社会主要矛盾为主攻方向,多解民生之策。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都应该成为智库研究的主攻方向,尤其是要把教育、医疗、养老、居住、扶残等一系列民生问题,摆在智库研究的核心位置,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智库发展新理念。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美好生活的各个领域,也都应该成为智库研究的重大课题。通过社会调研,广泛收集数据,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深层次障碍、路径和政策设计,使得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顺应时代趋势,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更加关注和聚焦民生问题,为政府多解民生之忧。

新时代呼吁中国智库夯实人才队伍。智库能力建设不足,主要体现为人才不足,尤其是能够运用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开展专业化研究的人才,在现代智库中普遍缺乏,智库对人才的渴求也更为急迫。近几年这种急迫感可能更为强烈,随着一批经验丰富的40后、50后的资深专家逐步离开智库队伍,导致青黄不接,亟须资深专家通过“传、帮、带”的培育和训练机制,通过总结经验,把智库参与决策的经验更好地传承给新的一代,形成智库人才队伍梯队,使得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能够成为优秀决策咨询人才的蓄水池。同时,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中国特色的人才“旋转门”正随着智库的兴起而逐步完善,无论是从智库到政府部门,还是从政府部门到智库的人员流动,正在日益频繁,这也对智库的人员评聘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新时代推动中国智库加强智媒融合。智库与媒体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优势互补、目标一致的紧密关系。智库借助媒体传播、放大社会影响力,获取舆论场对新思想的认同;媒体依托智库增强报道的广度与深度,提高言论公信力。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许多鲜活的例子来说明智库与媒体的结合,智库型媒体和媒体型智库都是智库与媒体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期盼中国智库引领国际话语权,承担着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重要职责。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状态融入全球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由此发生着深刻变化,用十九大的语言,就是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从国际规则的 “接受者”、“旁观者”向“参与者”、“推动者”,甚至是“制定者”转变。需要向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发展经验、传播中国价值观、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这些都应该成为中国智库国际加强交流的着力点。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