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8)》在京发布

时间:2018-12-28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黄亚楠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黄亚楠)12月28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承、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刘忠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等出席并分别致辞。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介绍《蓝皮书》。发布会由徐家良主持。

全国性社会组织发展态势向好

《蓝皮书》数据显示,2017年度,共有108家全国性社会组织获得评估等级,其中行业协会商会29家、学术类社团31家、联合类社团9家、基金会35家、社会服务机构4家。获得评估等级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数量连续四年超过100家,评估等级分布科学合理。2017年度,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等级情况为:5A级5家,占评估总数的4.6%;4A级24家,占比22.2%;3A级60家,占比55.6%;2A级14家,占13%;1A级5家,占比4.6%。获评3A级及以上等级的社会组织共89家,占比较大。

2017年度地方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各有特色

此次《蓝皮书》新增地方性社会组织评估的分析内容,在收集上海市、浙江省和深圳市社会组织评估资料的基础上,从评估的基本情况、工作特色和工作成效三个方面分析了地方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内容及特点。总体看来,地方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在遵循民政部《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和相关指标的基础上,能够结合本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实际,不断优化评估指标、制定严格的评估工作流程、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优势开展评估工作,社会组织评估工作效率不断提高,评估等级结果公信力不断增强。同时,各地区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评估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继续推动第三方评估机制不断深化

《蓝皮书》指出,2015年,《民政部关于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正式开启了评估工作的新时代。2017年度,政社合作评估方式不断深化,第三方评估机制日渐成熟、规范和常态化。政社合作评估方式的有效性体现在:国家社会组织管理局、民政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引领有助于保证评估的权威性和有序性,公开招标遴选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及多领域评估专家的参与提升了评估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2017年度,四家第三方机构入选为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机构,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开展评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蓝皮书》还强调,2007年民政部启动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以来,社会组织评估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评估覆盖面不断增加,评估标准更加科学,评估方法技术日臻完善,评估带来的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效果不断提升,评估主体逐渐以第三方机构为主,但仍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培育高水平、专业化的第三方机构,需要一批具备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的人才,推动建设更加先进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技术,进一步提高评估效率,保证评估的效度与信度。

不断增强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结果的运用

《蓝皮书》指出,《民政部关于探索建立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加快建立社会组织评估结果综合利用机制,扩大评估结果运用范围,提倡把评估结果作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接受政府购买服务、享受税收优惠、参与协商民主、优化年检程序、参加表彰奖励的参考条件,鼓励将评估结果作为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实际情况下,社会组织评估结果的运用存在着地区差异与运用程度的差异,评估结果运用的范围较小,缺少政策措施的推动,在后续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建立相关配套运作机制。

据悉,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袁瑞军,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邓国胜,《新华文摘》杂志社高级编辑胡元梓,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张珊珍,《求是》杂志社高级编辑李孝纯,《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主编,《中国社会组织》主编朱勤,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唐德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侯志伟,湖南大学法学院讲师许源在会上分别作了精彩点评,徐家良教授作总结发言。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