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尹虹:与新型智库同行为湖湘发展助力

时间:2019-07-08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尹虹

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最宝贵的资源,智库被称作“思想的坦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湖南随之于2015年7月出台《关于加强湖南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并确立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为首批省级重点智库,成为全国较早制定实施意见的省份之一。

历来重视理论宣传的湖南日报,基于对新型智库建设的深刻认知,在社长、总编辑直接指导策划下,于2016年1月推出了旨在“与新型智库同行、为湖湘发展助力”的《理论·智库》专版。  

《理论·智库》创办三年多以来,一直坚持“问题导向,精彩建言,生动表达”“一期一主题”“统筹兼顾观照热点、焦点、亮点、重点、痛点”的办刊理念与模式,刊发了100多期近500篇高质量智库文章,大部分第一时间被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凤凰网、搜狐网等网站及省内外职能部门官网转发,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指导推进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已成为湖南七家省级重点智库、26家专业特色智库高度重视的成果发布和交流平台。                                                                              

实践:打造“有形、有魂、有特质、有队伍”的理论专版

湖南日报《理论·智库》“有形”,得益于其定位清、形式鲜明、频次高、传播多元。该专版以“智库为我所用”与“我为智库所用”的双向互动模式为支撑,每周见报一期,每期围绕一个主(话)题,按宏观、中观、微观次序,以“1+N”形式刊发4篇左右理论文章,致力解读并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大政方针、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注重及时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既为党委、政府广纳有价值的观点、思维和建议作为决策参考,又为各界受众带来拓宽思路视野、提升素质能力的有益引领。通过新湖南客户端、华声在线网站、“新湖南评论”公众号等新媒体的同步传播,《理论·智库》的引导力、影响力得以更大彰显。

《理论·智库》“有魂”,体现在其大力强化“四个意识”,始终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集聚专家学者为人民作研究、与党中央同心同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问题”,激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正是以此为根本遵循,《理论·智库》精心策划选题,组织推出大量“解渴”又耐读的原创智库成果,使一大批具有较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言及时、充分发挥了资政作用。比如今年2月19日刊发的“拥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题4篇文章,分别从劳动力转移、产业承接、生态发展、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细致分析了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和机遇、应避免的问题,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南规划纲要》几乎“神同步”,引发省内外极大关注。“打好三大攻坚战”系列、“补齐湖南县域经济、外向型经济、非公经济、金融经济发展短板”系列、“落实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 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专题、“如何办好基础教育”专题等都“干货满满”,广受好评。

《理论·智库》“有特质”,在于其“知性十足”“湘味浓郁”、内容实而表达美。该专版倡导智库文章写作力求“深、新、远”,既有深厚学养学理作支撑,又要深入前沿与基层,了解最新情况、最新趋势,给出富有前瞻性的分析、判断、建言。专版不仅紧密关切湖南省情、积极助力湖南发展,而且洋溢着“以天下为己任”“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气息。为增强专版的贴近性、可读性、亲和力,编辑、作者齐心协力,在确保理论深度和高度的基础上,讲求生动明晰文风、清新亮眼版式,让扎实的内容得到有力烘托,淡化了传统理论宣传的严肃面孔。

《理论·智库》“有队伍”,指的是它建立了一支来源广泛、层次丰富、实力雄厚、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这些作者以省内智库单位的专家学者为主,但不局限于湖南省、社科界,也有来自国家层面及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各级党政实务部门乃至自科界的作者;他们的年龄层、研究领域、职级职务都非常多元,既有像“长株一体化”首倡者张萍研究员、被誉为“中国生猪一哥”的印遇龙院士这样的长者“大牛”,也有年富力强的社科“生力军”、初出茅庐的“青稞”。通过编辑与作者团队、智库单位经常性开展深度交流、群策群议,不少精彩选题、优质文章应运而生,大幅提升了党报理论宣传的权威性和感召力,使《理论·智库》日益成为聚合优秀智库人才的洼地。

思考:做好党报理论宣传必须增强“四力”

在党报中,理论宣传报道最能直接、鲜明表明报纸政治身份、思想高度、价值取向,让这一板块 “既高大上,又鲜活美”,是新形势下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必然要求。

通过编办《理论·智库》,我们更加深切认识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只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做好党报理论宣传,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对于党报理论宣传工作者而言,增强脚力,就是要更多地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到哲学社会科学“生产”前沿去。应常态化开展专门调研,了解社会发展状况、走向尤其是存在的问题;深入基层群众,既倾听他们的心声诉求,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与社科学者交朋友、保持“热线联络”,定期到智库单位探知最新研究成果——以避免脱离时代与人民需求,闭门造车、坐而论道、自娱自乐。

增强眼力,就是要积极练就 “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所未见”“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锐眼、慧眼。智库研究成果林林总总,哪些是真知灼见?哪些是徒有其表甚至是“伪命题”“反科学”?专版编辑必须依靠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主义学说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新理论、细致入微洞察社情民意来“擦亮”双眼,作出正确判别与取舍。

增强脑力,就是要开动脑筋深入思考,着力提升策划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理论·智库》刊发频次及社会关注度高、专业性强,每期都须预先科学设置议题及篇目层次、精编细改严把关,对“打好脱贫攻坚战”“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经常性设置、关乎国家战略的主题,还要注重与时俱进、常发常新。

增强笔力,就是要引领理论文章作者在文本表达上注重贴近朴素实在、形象可感、生动活泼的大众风格。“理论并不枯燥,只要富有内涵;理论确实需要高大上,但可以表现得小而美”,智库文章尤应行文平实严谨,少一些生僻抽象概念、多一些数据事实分析,少一些空泛说教、多一些对症良方,从而更好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展望:构建“媒”“智”新发展格局下的媒智合力新模式

湖南日报《理论·智库》可谓开启了湖南主流媒体紧密携手新型智库助力区域发展的历史征程。当前,“媒”“智”双方均已进入发展变革快车道,我们应大力解放思想、创新模式,进一步谱写好媒智合力的湖南篇章。

一方面,媒体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为媒智合力打造了“无限空间”。比如湖南日报社已初步升级为以移动传播为主体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新型主流媒体集团,覆盖总用户超过4000万人,并由提供单向传播服务转型为提供一揽子综合服务。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全面开花,为媒智合力带来了更强支撑。比如湖南已形成以省级重点智库为主导,以高校智库、科技创新智库、企业智库、社会智库为补充的新型智库体系,并从重在出文件、给政策、搭平台的“1.0版”走向了重在出成果、建机制、创品牌的“2.0版”。

鉴于此,媒智合力应在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基础上,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大力创新——

一是提高认识,谋求“高端化”。加强媒智合作,同步建设“媒体型智库”“智库化媒体”,对于“媒”“智”双方在新时代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应努力做到高起点、搭建高平台、实行高位推动。

二是拓展内涵,谋求“品牌化”。媒智合力的重点,在于打造更多以“专业化、高质量、特色鲜明”为核心竞争力、形式多样、传播迅捷、转化率高的智库产品,树立起富有美誉度的智库品牌,为公共政策制定提供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智力支持,为公共舆论走向带来广受信赖的理性引领。

三是丰富路径,谋求“多元化”。新形势下,媒智合力完全可以更加多元立体、形成系统集群优势。比如共同设立新媒体“智库频道”、合作建设调研基地和特色学科,联合举办智库年会、高层论坛、专题论坛、研讨会,加强智库成果对外交流和传播等等。

四是探索机制,谋求“社会化”。在建立完善包括平台共建、供需对接、项目协作、成果发布、科学评价、人才交流等内容的媒智日常合作机制的同时,应推动培育智库社会化市场,进一步激发媒智合作的内生动力、创造活力。

五是强化科技支撑,谋求“现代化”。应以融媒体“中央厨房”建设为契机,强化现代前沿技术引领,搭建媒智共建共享,兼具信息采集、查找、分析、互动、应用等多种功能的新型智库大数据平台,夯实媒智合力可持续发展基础。

(作者系湖南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理论·智库》版主编)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