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尹虹:强化内外多维联动推进高校智库建设

时间:2019-08-16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尹虹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下简称“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

2015年以来,湖南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基本遵循,高度重视、周密规划、分步实施、大力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我省现有7家省级重点智库中,高校占了4家;26家专业特色智库的主体有近四分之三是高校或其下属院系——可以说,推动高校智库发展完善、充分发挥作用,是我省新型智库建设的重中之重。

整体而言,我省高校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对外交流广泛,近年来智力服务能力提升较快。但高校智库发展也还存在一些制约和瓶颈,发展不够均衡。从外部观察,主要表现为有的高校智库研究相对封闭孤立,问题导向、资政意识不强,与实际需求“隔着一条河”;未能充分彰显优势学科及专业研究特质;缺乏成果及时转化、广泛传播的有效渠道等等。从内部探究,主要体现在有的高校对新型智库的定位和功能认识不到位;协调与激励机制不清晰或力度不大;教学提升与智库建设割裂;缺乏相对稳定、组合科学、富有研究激情与韧性的智库专家团队以及系统、持续的智库研究等等。

新型智库建设是一项全新系统工程,需要以统筹推进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为促进我省高校智库更好更快发展,成为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思想库”“智囊团”,应通过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创新,强化高校智库与外部多层面、高校智库内部各环节多维度联动。

以形成供需有效对接为核心,强化高校智库与外部多层面联动

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是新型智库的主要功能。高校智库要完善、发挥这些功能,应把加强供需有效对接摆在体制机制建设优先位置,做好与外部多层面联动。

一是政智联动。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因此,高校智库应积极构建与党政部门沟通机制、与决策部门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包括决策咨询供需对接对话、课题合作、共订方案、研究成果报送与采纳反馈、双向柔性挂职等),提高服务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政、决策部门也要多出题、多求教,切实盘活、用好高校智库资源。比如今年上半年,我省主要省领导紧扣全省高质量发展,一次性提出33个课题请智库单位限期调研作答,高校智库作为主力军,纷纷交出了精彩答卷。

二是社智联动。社会经济、文化、民生等发展既是智库研究的源头活水,也是智库服务的重要对象。高校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创新高地,高校智库在集聚、应用、推介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同时,应注重持续密切与企事业单位、基层部门、社会组织等的联系互动,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广受关注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善于“开门做研究,共同攻难关”。比如我省一些高校智库围绕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均衡教育资源供给、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夯实社区治理等重大现实课题强化社智联动,推出大量“解渴、好用、操作性强、富有远见”的智库成果,促进了社会改革发展。

三是智媒联动。新型智库担负着舆论引导职责,既要努力“生智”“聚智”,也要积极“传智”;既要关切“信息上达”,也要注重普“慧”启民。因此,高校智库应着力优化智媒联动融合,借助报纸电视、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等校内外多种传播渠道,宣传智库研究动态、发布重要研究成果、树立品牌形象。尤其应及时通过主流媒体发声,以独创成果、新锐思想体现导向性。近年来,我省高校智库日益重视与《光明日报》《湖南日报》智库专版、红网智库频道等权威媒体专门化平台的联动,舆论引导力得以快速提升。比如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近日相继与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版合作推出“洞庭湖保护与治理”“推进中非经贸合作”专题,都产生了“叫好又叫座”的传播效果。

四是中外联动。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我国新型智库的“公共外交”功能,明确把“智库外交”纳入国家之间交流与合作轨道,提出推进全球智库网络化、携手打造“智力丝绸之路”,强调要“加强国内外智库交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 因此,高校智库应着眼“世界了解中国”“中国了解世界”的现实需求,强化中外联动:既大胆“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贡献“中国智慧”,深化对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又大方“请进来”,邀请海外知名智库(专家)共同探讨中国与世界最前沿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问题,拓展全球化视野,提升智库研究的前瞻性和战略性。比如我省已有多所高校通过设立非洲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等细分智库,以及在国外建设“孔子学院”等方式探索中外智库联动,来势看好。

以实现“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目标为引领,强化高校智库内部各环节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了“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 的总体要求,高校智库应以此为目标引领,系统化创新协调激励机制,通过多环节联动汇聚校内优质资源,合力打造高水平、专业化智库品牌。

一是教智联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四者有机统一,应该齐头并进,不能人为制造割裂和对立。因此,高校应摒弃“教学是主业是正道,智库研究是副业是旁门左道”的偏见,着力推行教智并举、教智相长、教智联动。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强化“问题导向、寻求对策、助推进步”的智库思维;另一方面,要逐步完善智库成果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引导并支持教师开展智库研究、多出精品力作。比如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已将智库成果纳入绩效考核,国防科大建立了日常会商制度,上述高校还不定期开展研究方法交流、智库文章写作培训,大力推进了学术型人才向智库型人才转型。

二是学科联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亟待新型智库借助专业化学科理论和分析工具展开综合性研究、有效破解瓶颈。因此,高校应加快完善智库统筹管理和协调机制,通过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以及全校选聘智库研究员、重大智库课题跨院系合作攻关等制度,并建设一批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和实验室、软科学研究基地,从而构筑起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联动在内的跨学科、重交叉的智库研究矩阵,以利于产出更多学理性和政策性俱佳的高质量智库成果。我省许多文理综合大学可加大学科联动力度,谋求“1+1>2”的智库研究成效。比如湖南大学可加强经贸学院与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联动,湖南农业大学可加强商学院与园艺学院联动等等。

三是师生联动。新型智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须打造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既“激活存量”,又“储备增量”,共同“提升质量”。高校人才培养层次丰富,应通过吸纳学生(主要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进入研究团队、教师“传帮带”,师生一起参加理论研修、共担课题等方式创新智库人才培养机制,扩充智库人才队伍。比如中南大学、国防科大、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智库研究“师生联动”就较为活跃。

四是“一鱼多吃”式联动。鉴于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存在共通之处,高校应鼓励两种研究范式“双向互动”“一鱼多吃”:一方面,组织研究团队针对基础和战略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跟踪研究、数据分析,形成系列调研报告、决策建言,或者将学术课题中偏应用部分“改造”为智库报告,推进学术成果向智库成果转化;另一方面,及时将智库研究中的新发现、新思考、新观点总结升华为学术成果,并在成果呈现上注重打好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的“多版本”“组合拳”。比如我省高校许多知名学者、科研骨干在承担国家或省级社科、自科基金项目时,同步产出了丰富的高品质智库成果,实现了研究效用最大化。

(作者系湖南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理论·智库》版主编,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