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吴维海:论智库高端人才的作用

时间:2019-09-27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吴维海

“姜太公”与“封神榜”

—论智库高端人才的作用

姜太公(姜子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愿者上钩”成就了周王朝的大格局,也有了“封神榜”与各路神仙。毛泽东早在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大举行开学典礼上,高度评价了姜子牙的智囊与人才聚集作用。

从历史记载来看,姜子牙(姜太公)是个大“学问家”、真“学者”,他谱写了人才汇聚的一段佳话,成就了齐国。

关于“学问”从哪里来。

毛泽东认为:“历来状元就很少有真正好学问的,唐朝第一流诗人李白、杜甫都不是状元,既非进士,又非翰林。”由此可知,真正的学问和学者多来自民间,来自有基层实践经验的人。在毛泽东看来,书要读,社会实践更重要,真知出于实践。

智库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习近平多次对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

真正的“学问”来自实践和民间。

习近平曾经说过:“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从中可知,真正的学问和人才来自基层实践,来自民间智慧。由此看来,过于追逐名利和“官阶”的智库和教授等,由于没有时间去做“学问”,也就忘记了学者的本质。

挖掘和塑造民间优秀人才施展才华的环境与机制,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作为民间人才的杰出代表,姜子牙曾一度默默无闻,他的才华无人识别,也一致没纳入诸侯国的重大决策。如果姜子牙穿越了历史,成了当下一名民间学者或基层人才,他能否重塑人才平台,再建“封神榜”呢?

“智库”的“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论语·子张》:子夏曰:“学而优则仕”,这解释了为什么每年高校毕业生削尖脑袋进机关,也阐释了智库的“江湖”。各类智库和学者被打了个层级“官阶”标签,代表了智库的江湖和某些资源。有的人通过智库“旋转门”得到了学术江湖。有的科研院所热衷头衔和名利场,独霸学术和“江湖”圈子,而忘记了“学者”的初心--为人民服务,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等。

智库的痴心是什么?

智库毕竟不是机关。智库的核心功能应该是“聚集创造智慧的仓库”,它需要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沉心研究地方经济和社会痛点,需要甘于清贫、需要思想的自由、需要看淡官本位,需要跳出官场,以人民为中心,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瞻性判断、进行战略思考,用独立的人格和知识、学问,去形成经济规划、产业预判、国际形势跟踪,以及治国理念和地方发展之良策,用科学的判断和理性的思考,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争做真正的“笔杆子”、“人才池”,这样,才能发挥智库的“智”的储存与聚集、辐射、外溢效应。

民间智库成才不易,民间人才进入决策支撑更难。姜太公本是一介草民,他曾一度埋没于民间,且无达官贵人认可。他经常独自垂钓,心中寂寞且忧国忧民,他的钓鱼工具极其简单—连鱼钩都没有。从现代人的观点看,姜子牙是一个无江湖地位,无社会背景、无显赫“官阶”的草民(三无人员)。这样的人,接触到诸侯都难,何况他的才华和策略被诸侯所采用呢?他们之间沟通与对话的渠道、机会很渺茫。

古人云,“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从中央精神和智库的本质看,智库应该淡化官阶。学者应有独立的人格和耐住寂寞,不以官阶论“学问”。但是,在浮躁和官本位环境里,要想静下来做独立的学者,太难、太难。无“官阶”、低“官阶”要参与和推动地方发展,思想和才华被认可,其道路更窄、更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姜子牙的成就一番事业和为百姓做事,更多的是运气和机缘。古今往来,智库学者的“官阶”往往决定了其江湖地位,并且影响着某些地方决策、重大观点等。高“官阶”的某些专家,热衷于追逐官职的高低,无心于研究学问,他们凭借占据的某些资源和平台,其江湖地位难撼动。在某些地方或领域,还有一种潜规则:个别地方领导等,没有真正领会和把握中央关于智库建设的精髓和初心,往往把智库和学者看作是某一级“官”,他们会根据智库或学者的“官阶”对等接待、决定是否进行智库合作,而很少关心和关注学者是否有真才实学。于是,某些坑蒙拐骗的“挂羊头”江湖骗子,易大行其道。而无官阶的智库、民间学者等,由于无背景、无光环,往往被拒之于门外,很难有机会参与地方发展与问题研究当中。其智慧与成果也无缘进入地方重大决策参考。这类现象已经偏离了中央倡导智库建设的核心和内涵。甚至地方个别人还认为,“官阶”即“学问”,官阶就是“领导”,无“官阶”就“无学问”。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的误区和负面影响,也不符合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学者来自民间的基本判断。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智库建设、如何做学问、如何做学者等做了重要指示。但是,仍然有个别地方存在“官本位”,这类人重“官阶”、轻“学问”,重“出身”、轻“学者”。这些地区推动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由于指导思想和价值观的偏离,容易成为“叶公好龙”,形式主义,嘴上说说,智库和学问的内涵很少认真思考、去落实。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风气在这类地方很难真正树立,“官”的意识在这类地区或领域尤为明显。如果姜子牙(姜太公)穿越历史,来到这类地方或环境里,容易被以“官阶”看待与衡量,进而被拒绝沟通与合作,姜太公就没有发挥才能的渠道和平台,他就很难聚集和整合人才,也就不可能有打造人才聚集的高端平台--“封神榜”。

深刻领会中央智库建设重要指示,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新时代学者的基本素养,也是少数地方官僚的政治素养。作为地方官员、智库和学者,应少看学者的“官阶”,多鼓励智库和学者潜心做“学问”,争做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笔杆子”。

真正的“学者”和“学问”,应耐住寂寞,经得起历史检验,应该潜心追求“真学问”、“真本领”,塑造自己和团队独立的人格,应看淡看轻“官阶”和名利。真正的“智库”和“学者”,应该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把主要精力用在持续研究地方经济和民生;用在如何聚集资源和人才,持续满足、探索和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方面。这,才是“智库”的初心,“学者”的使命与担当。当然,塑造这类的智库和学者,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地方良好的用人机制与环境,需要去掉“官阶”的有色眼镜,以“学问”衡量学者,以才能重用“学者”,让“学者”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

如果姜太公穿越历史,希望他不会失望。希望他凭借“学问”,有机会聚集和整合人才,再建人才高端平台--“封神榜”(作者: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维海)。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19年9月27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