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王诗苇: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0-06-18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王诗苇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挥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既是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有效举措,也是高校智库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路径。

2014年,教育部出台《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近年来,高校智库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关键领域,针对相关重大需求,发挥了“战略研究、政策建言、人才培养、舆论引导、公共外交”的重要功能。但总体来看,当前高校智库的建设成效相对落后于国外高校智库,也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大部分高校智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发展方向不明、体制机制落后、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导致它们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方面作用不足,未能较好地融入国家治理体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以下四方面提出策略,助力高校智库融入国家治理体系。

坚持党的领导 把握正确方向

高校智库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智库建设置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框架中来规划,置于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格局中来考虑。高校智库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尤其是要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和宣传。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中,在涉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等重要问题上,做到立场坚定、观点鲜明、态度坚决。三是坚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站位要高、视野要宽。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树立全球思维,更多地从全国发展的大格局、全球发展的大趋势中思考、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立地”就是要接地气,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防止盲目照搬照抄理论概念,多到基层一线,把调查研究做得更深、更细、更实,努力提高政策建议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深化体制改革 激发创新活力

高校智库融入国家治理体系,要破除“五唯”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一是评价体系改革。当前,高校科研工作者从事智库研究的内生动力不足,需要推进科研评价体系创新,对各类科研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建议将智库承担的研究项目、成果与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对接,与研究人员的职称与职务晋升挂钩联动,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到智库工作中。同时,奖励优秀的社会服务成果,根据成果转化的程度、层次,确定相应的奖励标准。要充分认识到,一篇可行性强、质量高的调研报告或内参,需要投入的研究精力,必须具备的研究功底,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很可能超过一篇普通的学术论文。智库研究人员应当获得同行、政府和高校的充分尊重。二是人事制度改革。智库研究人员既需要深厚的理论和学术基础,也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鉴于国外智库建设经验,中国高校智库可以探索建立智库人员流动通道,打造中国特色的“旋转门”机制。同时,可采取聘用科研平台型教师的方式,着力培养一批专门从事决策咨询服务的人才。三是科研组织形式改革。在传统的科研组织形式中,高校科研的基本单元是课题组,组织形式是首席专家负责制,这种单一固化的组织形式容易形成学科、学院与智库之间的壁垒。为适应新形势下科研发展的需要,建议高校智库积极推行“矩阵制”和“项目制”的科研组织形式,以问题为导向,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团队,对重点项目进行联合攻关。

做强核心领域 提高成果质量

高校智库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成为决策部门的智囊团、思想库,必须要在打造核心领域、提高成果质量上下功夫。2015年,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25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人大重阳”)在列。作为一家年轻的大学智库,人大重阳获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成为国家决策层的核心智库,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打造有影响力的核心竞争领域。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一流的学术资源和人才资源,人大重阳将研究领域聚焦在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大国关系、绿色金融、宏观经济和智库建设六个方面,通过对核心领域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和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实践证明,以人大重阳为代表的国家高端智库已经为高校智库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要整合资源,明确方向。结合所在高校的学术资源和自身定位,确定智库的发展战略,明确智库研究方向,专注研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项目。二是要跟踪研究,积累数据。更加注重长时段跟踪研究,在核心领域收集详细的数据资料,形成深厚的知识积累,把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及时、系统和可持续的研究成果作为日常工作,使高校智库能迅速响应决策者的需要。三是要发挥优势,精准服务。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研究团队,破解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问题。同时,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精准对接实务部门,使高校智库充分参与到国家重大政策制定的前端程序、中期建言、后期完善等环节。

扩大对外交流 增强国际影响

高校智库融入国家治理体系,要充分发挥对外交流合作的优势,通过形式多样的智库外交发出中国声音,用“中国学术”“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讲好“中国故事”,写好“中国文章”,为中国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一是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运营高校智库,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在世界各国设立分支研究机构,举办高端的国际学术会议或论坛,进行跨学科比较研究,获得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真实信息,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要建立全球化团队,使智库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供全方位观点,并通过项目研究实现连接。通过广泛的项目合作,高校智库将逐步具有整合资源、汇聚国际智力、拓展研究领域的能力,用厚实的研究基础助力政策改进与国家发展。三是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外交作出贡献。

在新时代,高校智库研究人员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学术志向,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态度,在此基础上,推动高校智库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大局。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