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张守营:中国智库应该更加努力站在时代前沿

时间:2020-07-03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张守营

现在的世界处在一个大变革、大调整当中,可能是一个大裂变,也可能是一个大合作。日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主任陈文玲在《2019年中国智库报告》网络发布会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智库建设”研讨会上表示,世界向何处去,这是摆在全球各国人民面前的重大选择,是中国面向未来的重大选择,是世界未来的选择,也是我们智库应该大有作为的历史时刻。中国智库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应该把中国的智库先建设好,变成我们国家现代治理能力的智力基础设施。

智库是新的智力基础设施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多维度的,智库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陈文玲认为,在新时代智库是国家现代治理能力基础中的智力基础设施。我们的国家有数字化基础设施、充电桩、高铁这样的硬件基础设施,而智库属于国家执政能力建设中的智力基础设施,这个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提高软实力,形成国家的软竞争力、软资源、软生态的形成以及软实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价值。

“从近几年的智库发展看,上海社科院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对国内外智库进行评价,从2013年一直做到现在,如果说十年磨一剑,上海社科院已经磨了七年了,基本上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评价指标、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评价结果我个人认为都是客观公正的。”陈文玲表示。

智库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

智库应该站在时代的前沿,陈文玲认为在四个大的方面智库是不能缺席的。

第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智库不能缺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家有重大战略部署和布局,需要智库下很大功夫去研究国际上的这些变量、变局。这些变量实际上一直在变动中,不是像过去的常态,而是一种非常态。这次疫情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非常大的变量。由于全球人员、物流阻断,经济活动停顿,人们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巨变中各个国家的优势劣势、制度、价值观、人民群众综合素质等一下子就比较出来了,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比较的鉴别才有说服力,比谈论多少制度优越都更有说服力。智库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变量中要力促正向变量,力促以我为主的变量,去引发新的变量,这是智库的历史担当。

第二,在中国迈向未来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迈向中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智库不能缺席。

第三,在当前非常激烈、复杂、前所未有的大国竞争博弈中,中国智库不能缺席。在这个博弈中话语权的争夺,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博弈的胜负。

第四,在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中,中国智库不能缺席。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发展最快的国家,未来会从发展中国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这是我们到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因此国内宏观经济分析、引导国内舆论方面的智库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要站在时代的前沿,要有大国智库的责任感和历史担当。

智库要加强能力建设

要提高智库的现代化水平,陈文玲认为最主要的是提升以下五个能力:

第一,服务决策的能力。国家高端智库摆在首位的是战略研究、决策研究、政策研究,智库具有公共性,和一般的学术机构、商业化研究机构不同,第一位的应该是为国家建言献策。

第二,舆论引导能力。能把思想产品变成语言表达,能够打动人、引导舆论,这需要有很强的表达与引导能力。

第三,创新研究能力。不说套话、空话、大话,而是要经过深入研究、持续研究,要有深刻的思想。

第四,战略谋划能力。有的问题要想在决策者前面,要善于进行长周期的战略谋划。过去春秋战国的谋士一言兴国、一言失邦。战略谋划能力决定国家的兴衰,我们国家在非常关键的历史关头,智库的谋划能力决定了现代国家治理能力。我们现在的谋划能力还不够,特别是战略谋划、储备性谋划、总体性谋划等方面有待加强。我们缺少智库之间的协调、协同,智库之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协同能力。

第五,国际交往能力。在国际交往中要勇于表达,敢于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同时还要善于捍卫、善于表达,要有说服对方的能力。一个智库真正强大不是说只能表达相同的观点,而是具有说服对方的能力,把对手变成朋友的能力,这才是一个智库真正的核心竞争力。现在我们智库在对话中特别是和美方对话中开始有了底气,有了博弈的能力,但是绝大部分还是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因为学的国家战略理论来自西方,学的经济理论也来自西方,缺少独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我表达,所以暂时需要加强说服对方的能力。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