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曹普华:科学推进我国智库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7-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曹普华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出重要批示以来,我国智库建设按下了“快进键”。智库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突飞猛进,已逐渐成为一种影响广泛的“国潮”。但与此同时,智库建设也仍存在“库”多“智”少,“阐释型”智库多、“建言型”智库少,“书生意气”的多、“能接地气”的少等问题。进一步实现智库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水平研究、高品质建言,做到掌“力道”、畅“通道”、筑“赢道”。

致力于产出高端成果

高质量成果是智库最可靠的“流量”。有数量、缺质量是当前智库建设的一大短板,要把质量建设作为智库必须完成的“二次创业”,把“重要的”做成“需要的”,把“有意义的”做成“有意思的”,把被动“等米下锅”的做成主动“点菜上桌”的。

聚焦开展全局性研究、整体性研究、系统性研究。智库作为提供对策、服务决策、影响政策的专业机构,内容生产不能降格降调,必须站得高、看得远。要突出“谋高”,开展全局性研究;突出“思深”,强化整体性支撑;突出“望远”,注重系统性思考。善于从时间轴上的走势和空间轴上的利益格局、文化格局、经济格局出发,把研究融入这种思维框架。切实把学理性解析、深刻性分析、系统性呈现中国发展的历史和理论逻辑作为智库的重要使命。努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学理化、体系化,把丰富的实践提升成概念、理论和思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知识体系。此外,还要聚力推出地方发展战略的理论阐释和实践应用系列成果,提出战略性的对策建议,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注重开展优势研究、特色研究、比较研究。应走出“全能型”“数量型”智库建设误区,顺应智库分层化、分众化、分业化发展趋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智库的优势方向、优长学科、优质平台,选择几个特色鲜明的领域集中做大做强、做成品牌,推出让决策者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要善于用比较的眼光和手法开展研究,与外部进行横向比较,与自身进行纵向比较。考察总结国内外好做法、好经验以及值得吸取的教训警示;注重分析不同决策方案的利弊得失,为决策者提供多角度、全方位参考。

深入开展创新研究、落地研究、调查研究。智库的一大价值在于能进行创新性工作、创意型思考,做深入研究、出深刻结论。要力避四平八稳的腔调、老生常谈的内容、财务科目式的语言,注重立足新视角、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做出新论证、提出新见解。要发挥专题专业优势,围绕重点调研、重大政策开展决策性、政策性、对策性研究,以政策落地为根本指向,构建政策创新、集成、跟踪、反馈的决策服务闭环体系。要常态化开展沉浸式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一线、困难地区、风险矛盾集中领域开展调研,把文章写在祖国大地上、人民心坎上、决策案头上。

紧贴需求预先谋划

智库研究不能玩“盲盒”,要有“算法推荐”。辨识度高、自带光环的优秀研究报告一定是精准把握了政策需求。要切实强化“计划科研”,增强智库研究活动的组织性、预见性、主动性,形成“问‘东家’、问专家、问大家”的选题征集机制。

主动邀请领导层出题。领导同志视野开阔、信息丰富、感知敏锐、需求明确,处于决策最前沿,是政智对接的重要结合点。要主动承接好党委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政策制定、发展规划、重点工作方面的专项委托,以文辅政。要多关注浏览新闻报道,学习领导层最新讲话精神,及时了解党委政府重大活动安排和新近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从中寻找研究切入点,对接好政策需求。

精心组织集体选题。变单向度闭门拟题为开放式研讨定题。采用走出去开展上门问需、深入一线调研,请进来征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需求,召开线上线下专题研讨会等形式,筛选确定咨政课题,引导选题方向。注重选取紧贴形势、关涉全局的宏观战略问题,追踪中央及地方重要决策与重大部署出台后社会的反应、执行中形成的新探索、出现的新动态及解决办法,观察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事态变化,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以及预测、预警等。

科学引导个人拟题。加强对专家学者个人开展智库研究的引导服务,鼓励围绕个人研究方向,选取决策者“想知道的”“不知道的”“应该知道的”话题开展针对性研究,避免“销不对路”“自娱自乐”“自弹自唱”。要加强智库报告写作能力培训,提高研究成果的价值转换、形态转换能力。引导专家学者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战略、重大部署、重点任务,重大民生热点难点,定期性、周期性重要问题等找准服务决策的契合点。

打造科学的智库文化

当下,做智库研究已经具备良好的条件,但一些智库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尚未担负起开展高质量研究的责任。对此,打造科学的智库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坚守政治建库的行为底线。要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作为智库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研究取向,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要始终坚持为人民做学问,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守社会责任、致力知识报国。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全体智库工作者的思想锤炼、政治历练、专业锻炼,在凝聚智慧、凝聚共识、凝聚人心上见到实效。

坚定严谨细致的作风基线。智库研究事关政策走向,务必保持敬畏、严肃对待。要以对后果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声誉负责的态度做好智库运营、管理与研究。要以建立现代智库运营机制为抓手,健全内部治理程序和管理规范,加强成果的内部质量控制与审查。要敏锐地提出问题、透彻地分析问题和高效地解决问题,坚持用科学理论分析原因,用实证调查找准问题,用模型工具解释变化,用数据案例描述现象,用有效方案支招解困。

坚固快速反应的行动标线。智库研究时效性强,不仅比拼质量,也比拼速度。接到研究任务尤其是重大应急性任务时,要迅速组织整合资源力量,第一时间开展研究,尽快拿出研究成果并送上决策者桌案。要强化“抢单”意识,对一些有特殊价值的议题,要快速着手、调研、成文,准确拿捏好智库成果推出的时间,及时响应和满足决策实践需要。

积极开展开放合作

对个体智库而言,其资源、人才、眼界、能力都是相对有限的。要解放思想、放宽思路,整合外部资源,实现由“内循环”向内外“双循环”转化,推动“智政产学研”五位一体联动。

以资源对接增添发展动力。智库应着力加强与党政部门的对接合作,推动共建智库,开展对口研究、联合研究,建立常态化合作关系及交流机制,畅通信息沟通、课题研究、成果报送与采纳反馈渠道。加强与其他智库及研究机构间的联动协同,联合申报课题、开展研究,改变封闭分散、各自为战的咨政“孤岛”局面。加强与专业数据公司的互动融合,齐力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弥补自建数据库在品类、经费、专业方面的有限性。还要注重加强与媒体的交流协作,拓宽智库成果多元传播渠道,依托融媒体实现产品的可视化。

以专家共享提升服务能力。要采取多种形式聚合专业人才,建设智库专家网络,组建专业化核心研究队伍、客座研究队伍和网络化合作研究队伍,形成“小核心、大网络”的人才队伍格局。打破专业与部门分割,推动建立多学科交叉的矩阵式研究团队,通过联合组建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调研组等形式,合作开展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积极推动人员多方式旋转,包括外派专家学者到决策部门跟班挂职,邀请退休离职党政官员进入智库工作,等等。努力拓宽国际交流平台,构建多层次国际智库合作交流机制。

以经验借鉴激发运营活力。智库应善于虚心学习吸收外部经验,减少试错成本,塑造发展优势,搭建发展快车道。要注重借鉴军校、警校、医学院校等机构把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做法,构建理论研究直接服务实践的运行模式,强化智库理论研究与决策研究的贴合度。学习国内外智库同行各功能模块设置的成功做法,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系统集成、融合转化、模式创新;还可借鉴吸纳市场化咨询公司先进经验,强化“乙方”意识。通过加快智库数字化转型,大力提升智库的服务力、竞争力。(责编:张赛)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