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宋君波:中国主导全球化端倪初现

时间:2017-05-04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宋君波

从历史与传统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五千年不断的文明,寿命长反映了生命力强大。在历史上,中国多次缔造帝国盛世,成为世界文明中心,并推动经济、贸易、文明、文化交流,如汉唐盛世及丝绸之路的开拓,郑和下西洋等等,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丝绸、瓷器、茶叶等物质文明与生活方式带给了世界人民。换言之,汉唐时期,中国是世界文明中心,并且是全球化文明交流的主导者。

从文化上看,中华民族一直怀抱家国天下的志向与情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以为己任,崇尚大一统,追求大同世。但,中华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热爱和平、坚守正义的民族,奉行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圣外王,协和万邦,这是世界文明共处与走向团结的最好原则。作为对文化传统的继承,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当下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

从全球化趋势看,中国近代史开启于鸦片战争,是西方霸权主义主导的全球化以极其野蛮的侵略战争方式对古老文明的践踏、冲击与挑战。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陷于外战、内战、清廷割地赔款、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已的黑暗时期。包括后来的中日甲午海战、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个多世纪的动乱几乎把中国的经济社会基础毁坏殆尽。在这种条件下建立的新中国在丧失20年时间的前提下,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把中国建设成为全球性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各领域都强大的大国。但是,中国并未报复西方侵略者,而是以德报怨,通过自身经济增长带动西方及世界的经济增长,并多次把西方国家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中解救出来。当下,中国经济等各方面依旧处于良好的上升通道中,而美国、日本、欧洲一些国家的经济却处于相对停滞和下降周期中,一个显明的预期是,在未来几年中,中国经济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在此基础上的军事、外交和文化等国家实力也将成为全球第一。

中国崛起的理想目标

怎样才算中国崛起?中国崛起的标的是什么?短期目标是实现全球化的中国化,即中国主导全球化,通过改革、创新、和平、合作、共赢、可持续的模式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长期目标是和世界人民一道,不断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直至实现共产主义。特别的,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高级形式。

为什么是中国主导全球化

大航海时代以来的全球化基本上就是西方扩张、侵略、掠夺、殖民的历史,西方国家从中获得巨大利益,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与辉煌,并成为鼓舞后人推行相同政策、走同一发展模式的典范。二战后的美国发展了这种模式,把霸权主义推行到极致。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奉行的就是“美国优先”的霸权主义,通过政治、军事、外交、金融等工具干涉其他国家和地区事务,从中谋取美国利益,引导全球化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美国采取的全球策略是零和游戏、美国第一,以损人利己的做法保证美国的绝对强大,否则,就把别国视为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在通过扩张、侵略、掠夺、殖民的方式获得自身利益的同时,给别国人民带来损失、灾难和祸患,增加了恶、仇恨与动乱。历史和事实证明,欧美通过霸权主义主导全球化的模式行不通。

中国因为拥有文化优势、人口优势、制度优势、道路优势、经济优势和改革创新等优势而成为当下主导全球化最合适的国家。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坚信未来的人类只有走向一个“世界国家”,才能避免民族国家的狭隘,才能避免民族国家因为狭隘的国家利益追求而带来的人类社会的灭亡。而人类社会要过渡到一个“世界国家”,西方社会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的。汤因比认为,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国文明。汤因比对未来人类社会开出的药方不是武力和军事,不是民主和选举,不是西方的霸权,而是文化引领世界,这个文化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汤因比看来,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当然,值得强调的是,汤因比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主要是指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引领人类走出迷途和苦难,走向和平安定的康庄大道。他认为以中华文化为主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将是人类未来最美好和永恒的新文化。

中国的家庭家族文化既有保守性,又有精进性。保守性利于稳定,精进性利于经济社会繁荣。修身齐家,这两样功夫被中国人练得出神入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社会繁荣,主要动因是人民群众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和发家致富的需要。也有学者(如宋鲁郑)认为,改革开放的成功、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还与中国国民性即生活方式与文化有关。中国国民性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比较节俭,喜欢储蓄,喜欢投资。这些良好的习惯使得财富利用效率高,货币流通比较均衡、平稳,有助于避免西方高杠杆、高趋同、暴涨暴跌式的金融危机。

特别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比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马克思早已做过论述。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也保证了中国社会长期目标的既定性和相关政策的稳定性。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措施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概括中国道路说,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从本国国情出发确立的道路。中国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东西方各家之长,坚守但不僵化,借鉴但不照搬,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这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中国坚持通过改革破解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勇于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

实际上,中国提出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积极推动全球治理的主张得到许多国家的赞同与响应,并取得了一些成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协调解决全球治理难题;巩固G20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引领G20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人民币加入SDR,催化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立金砖银行和亚投行,完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建立更广泛国际合作框架;以最积极的姿态推动巴黎气候协定达成,体现大国担当;积极完成自贸区建设,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深化南南合作,实现历史性新跨越;推进中非务实合作,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成立中国—拉共体论坛,影响全球治理格局。(据田慧芳文章“这三年,习近平全球治理十大成就”)

重要时间节点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陷入经济增长乏力困境,这些国家采取了多种保护本国产业的政策。WTO数据显示,目前有近300个备案的各种自贸区协定(FTA),这种情况导致全球价值链分工协作的割裂和全球贸易的碎片化。2008年至2016年,8年间美国推出了600多项贸易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已经形成全球化逆流。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9月4日G20杭州峰会开幕式讲话中给出全球经济问题的“中国方案”: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特朗普推行“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并从政策上限制移民、为难中国,任命以反全球化闻名的经济人物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经济学教授彼得·纳瓦罗为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大量启动“逆全球化”步骤。英国加速退出欧盟,也是对全球化的逆动。西方很多国家把本国遇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推卸国际责任和义务,采取相应措施,逆全球化而行。

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地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全球治理,任重道远

宏观看待人类当下的生活,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差异性很大,因而,在信仰、价值观、语言、生活方式及主张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与分歧。唯一走向趋同的是商品化生活。各国施政以及可以参与全球化的最大公约数是经济,追求经济利益增长是各国彼此链接的纽带。是故,发展经济,在增加各方经济利益中求同存异是各国沟通、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

由于历史、地理、资源、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存在很大差异性,对全球化的需求与供给也存在很大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对全球治理造成困难。即使在经济领域,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政策频出,全球经济治理面临更多困难。特别是,中国应正确估量“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建设和国际贸易的消极影响,采取积极应对策略。

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三个问题:一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短期性政策刺激效果不佳,深层次结构性改革尚在推进。世界经济正处在动能转换的换挡期。二是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过去数十年,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三是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全球最富有的1%的人口所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99%人口财富的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令人担忧,全球仍然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

全球治理不仅表现在经济政策层面的分歧与碎片化,还表现在商品生产与消费领域缺乏宏观调控性。经济全球化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资本与商品流通的自由化,而这种自由化实际决策的主角是资本家。所谓资本与商品自由流通,是依照资本与商品的逐利本性流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政策干预往往以利益为导向,顺水推舟。所以,从宏观上看,决定资本与商品流动方向的权力主要掌握在全球资本家手里,这是难以对全球经济实施组织与调控的根本原因。在商品生产与消费领域,因为各种定价权掌握在资本家手里,政府和消费者的影响力相对不足,这也是导致全球经济发展失衡的一大原因。鉴此,把人类福祉和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交给资本家是不合适的。不能过分强调资本的自由化,必须强调全球宏观调控下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在这方面,中国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

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三个方面着力。一是促进已有国际经济组织、各国经济政策引导、市场调配等影响因素发挥作用。二是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倡导的:第一,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第二,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第三,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第四,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三是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同时抓,通过改变人类文化价值体系、生活方式和信仰,通过跨越式文明进步,改变全球经济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解除人类因为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造成的诸多危机;推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功的经验,打造全球版的“改革开放”体系,使之适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改革、开放、创新、合作、共赢和发展中解决问题,落实全球治理。其中的关键之一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文明跨越式进步,尤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的进步为要;关键之二是商人的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提高,由此而带来的价值追求从以物质利益为主转向以道义追求为主。

增强党在中国主导全球化过程中的领导力

伟大的事业激励人,伟大的事业教育人,伟大的事业锻炼人,伟大的事业团结人,伟大的事业成就人,伟大的事业是党和人民休戚与共、命运相连的纽带。当下,这项伟大的事业就是党领导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党领导中国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力量。能否融入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并在其中尽心竭力、发挥才干、积极贡献是对党员党性与才干的最好考验。党建工作一定要和这个伟大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激励人、教育人、锻炼人、团结人、成就人,增强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执政力、领导力和国际影响力。

领导中国崛起、主导全球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的一段新的万里长征。和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相比,在这段新的征程上,面对难以预料、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更是充满了艰难险阻和数不胜数的困难。要取得新长征的胜利,必须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新的要求。党员干部除了做好传统的功课外,还要做好引导全球化的功课。

除了重视思想觉悟、政治立场、政治才能外,党员干部还要重视思想方法、理论体系、社会科学、传统文化、国外文化、经济建设、外交战略等专业层面的需要,用好科学技术、文明创新和专业知识,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益。

在文化领域,要了解世界上一切民族文化,吸收一切民族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以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共产主义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主体,吸收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精华,以解决全球化中的问题为用,一体共和,各美其美,形成一个为世界人民广泛接受的全球文化。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传承、拿来、吸收、创新一定是在微观元素营养水平上的,不是生吞活剥或者活体移植,要避免严复“牛体马用”之类的文化悖论。从消化吸收别个文化的养分,到长成自己的身体,到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我们得心应手的习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需要党员干部时时处处不忘文化使命,带头做文化的创新人和传播者,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中体世用”的文化格局。

要着手构建共产主义文化体系。以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为理论核心,兼顾中国古代的世界大同理想、乌托邦主义,吸收世界各族人民的优秀文化理想,从争取多数进步人士、觉悟者、人类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原则出发,寻找实现共产主义的可行路径,以解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核心,构建共产主义文化体系;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团结其他国家的共产党和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在全球化过程中开展共产主义运动,传播共产主义文化;在新的形势下,这个文化体系应探讨新的实现路径。

要把共产党的诞生和共产主义运动放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长河中看待,放在全球化过程中认识,从历史发展和人类理想两种维度上考察共产党的使命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非凡意义;从中华民族的历史追求、梦想和中国崛起的现实中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勋和卓越领导力,并坚信,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华民族复兴的最可靠力量。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党员干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担使命,再踏征程,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崛起并成为全球化的主导力量,让共产主义事业成为共产党人终身奋斗的目标,不懈追求,反复实践,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让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加入到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队伍中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共产主义而奋斗,让共产主义事业成为人类共同的事业,用和平正义的力量主导全球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长征。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