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智库?

时间:2018-11-07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ANBOUND宏观经济研究

最近几年,智库在中国开始热起来。自从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发展,中央领导强调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智库”以来,智库的热度越来越高。

作为在国内发展了25年的中国民间智库,安邦智库对中国的智库发展颇多感慨。国内近年关注智库,这首先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说明中国政府遇到的事情在增多,需要借助专业研究机构的帮助;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各级决策层在转变观念,认同科学决策对公共政策的重要性。这种氛围的形成,对国内智库发展是有好处的。

不过,国内的智库如何才能发展起来,对战略制订和决策形成有效的支持?这却是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

国内目前“号称”智库的机构并不少。根据中国的不完全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以政策研究为核心、以直接或间接服务政府为目的的“智库型”研究机构约有2500家,数量与智库发展最发达的美国相当。

不过,这一统计并未得到国际认可。《全球智库报告2017》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7815家智库,占第一的美国有1872家;中国位居第二,只有512家。这说明,有很多“号称”智库的机构根本不为国际标准所认可!

从整体来看,中国智库发展的关键问题不在于数量上的“野蛮生长”,而在于智库的质量提升。

在以“研究独立”和“思想独立”著称的智库看来,对软科学研究支持决策的作用,恐怕不能单看数字就自我表扬。迄今为止,“中国式”的软科学研究中,在相当一部分是低效率的课题研究,目的是找课题、搞经费,与真正的智库研究相差甚远,其效果与其说是发现创新性的战略观点和策略建议,不如说支持一批机构、养活一些研究人员。从公开报道中可以知道,很多研究成果在完成结题之后是被束之高阁的。安邦智库的资深研究人员就曾亲眼见过某部委的部长批评国内某著名高校智库的软科学研究成果,称其脱离实际,不懂政策。

从现实看,制约中国民间智库发展的因素包括,知识短缺、体制束缚、研究态度,等等。

知识短缺造成了

中国国内智库水平普遍低下

对于中国蜂拥而起的数千家智库,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曾表达过对中国智库的悲观看法,因为很多智库没有独立性,不客观——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问题,也是知识分子的态度问题。

在郑永年看来,导致中国缺乏真正的智库研究的原因,是中国现在处于知识短缺状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例如,中国经济学家滥用西方经济学概念,从未把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区分开来。今天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就是当时知识短缺所造成的。

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中国大搞医疗产业化、教育产业化,医院和教育成为赚钱的产业,其负面影响持续至今。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中国政策界又提出,通过对房地产的大规模投资来对付金融危机。没有经济学界指出这样做的危险性,因为无论是医疗、教育和房地产并非一般的经济领域,而是社会领域。尽管这些领域的确可以引入市场机制,但社会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市场机制是不同的概念。

社会领域的过度市场化是今天无穷社会问题的根源,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缺乏动力的根源。没有一整套有效的社会政策,中产阶级没有制度基础,消费社会建设乏力。有效知识供应不足,不仅存在于经济学界,更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等几乎所有的学科。

两方面着手

提升国内智库的研究水平

中国智库建设热潮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做智库评价的机构比智库成长的速度快”,一会一个智库排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能发布好几个榜单,这些现象都凸显出当今中国智库发展的难题和困境。

通过建立智库评估体系,设立门槛和实行末位淘汰制来提升智库质量,这个办法是否行得通呢?纵观西方发达国家那些享誉全球的顶级智库,他们存在百年,生产诸多“智慧精品”靠的绝不是评估体系。

智库最核心的价值,是对公共政策提供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独立性的决策参考。至于评估体系,只是一个衍生产业而已。要提升智库质量,需要政府放开公共政策研究,也要让智库成为一个市场,靠社会来检验,靠声誉来淘汰。如果智库评估和评估机构变得热门,这又是另外一种泡沫。

除了需要智库们自己努力之外,政府部门恐怕也需要做出很大的改变,因为国内的政策资源和经济资源基本都是由政府把握的。政府最需要改变的就是对社会开放!

安邦智库高级研究员贺军曾强调,政府要有“两个开放”:一是公共政策研究项目要对社会开放。这是为了引入民间机构参与竞争,打破官方机构对政策研究的垄断。二是政府对社会开放信息。这是改善中国智库研究环境的关键之举。可惜的是,虽然中国国务院在2005年就已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许多政府信息至今仍然难以获取。

作为中国最大的民间智库,安邦智库在很多战略问题上提出的建议,受到国内外政府、企业界巨头的重视。在安邦智库首席研究员陈功先生看来,中国的智库要发展必须经历一个蜕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并非简单的对智库数量进行清洗和淘汰,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政策环境的开放,随着全中国百姓心智的成长,将个人的诉求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挂钩,使智库成为一种独立的存在,发挥其研究的能力,充当传播大众诉求的载体,成为政策制定过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质询环节。只有以此为目标,智库的建设才能上轨道,创造影响力。

来源: ANBOUND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