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智者

李琳:调研找准痛点、难点,做真学问需要勇气

时间:2018-08-24 来源:文史博览 作者:黄璐 谭洁

研究区域经济学的李琳,关注的焦点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的战略性问题。

在李琳看来,做经济研究不仅要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更要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很好地转化,将其服务于地方,推动政府政策的落地。“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决策性的科学,应用性很强,与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进程联系紧密。”李琳说。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武汉考察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2015年3月,“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李琳:调研找准痛点、难点,做真学问需要勇气(图1)

❶❷ 李琳参与课题调研中

湖南作为一个中部大省,它对接长江经济带的抓手在哪里?切入点哪里?这是李琳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她深入省内外开展了全面、细致的调研,提出了湖南对接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要发展“飞地经济”,形成的调研报告获得了湖湘智库研究“十大金策”奖。

2017年,李琳关注湖南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交的“全面落实创新引领战略,加快我省创新省份建设”提案被列为湖南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一号提案,这个议题也作为2018年湖南省全国人大代表团的集体提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如何更好地找准调研选题、提准建议?李琳有着深刻体会。在她看来,首先要了解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是什么,其次要结合省情、市情,找准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进行扎实的调研和一手问题研究。

对话  “要将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  《文史博览·人物》(以下简称“人物”):作为高校的学者,您是如何把专业特长同政协履职联系?

李琳:高校老师都有做学术科研,都会有自己的科研成果,但是科研成果如何去对接、推动政府的政策去落地,这就要找一个很好的对接点。

作为政协委员,我始终把我的本职工作、专业特长和委员履职有机结合,把研究焦点同政府关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经济战略结合起来,和老百姓关注的诉求结合起来。

►  人物:如何提出高质量的建议?

李琳:首先找准选题。必须要去了解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战略,围绕中心工作寻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关注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

第二步,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和大量的一手资料积累,要将战略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才能够提出有操作性的、有创新性的对策建议。

为湖南发展“把脉”  

►  人物:您连续关注湖南创新型省份的建设,结合调研,您认为主要的短板是什么?

李琳:对于湖南省的省情来说,R&D的投入占GDP 的比重还不到全国的平均水平。根据创新型省份的建设规划,到2020年这个比重必须要到2.5%,但是现在湖南最多还不到1.7%。

第二,作为创新型省份,它的主体是高新技术企业,根据计划,2020年要求达到4800家,但是现在湖南的数量远远不够。

第三则是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湖南创新资源在全国来说是有优势的,比如说专利数在全国算优秀。但问题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有40%是在省外实现的,不是在湖南省内。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地方产业化发展,这是湖南的短板。

►  人物:围绕“飞地经济”,您是如何开展调研的?

李琳:2014年,我们去了益阳、常德、岳阳等地调研,跟地方政府座谈,走访园区,跟企业和老百姓交流,发现普遍对“飞地经济”并不了解。而我们在江苏、安徽、四川以及沿海等地调研时发现通过飞地园区的模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它们有着很好的经验和理念。

相比之下,湖南在这一块是明显滞后的。此后我将调研的成果写进了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作为民建中央提交中共中央的建议报告的重要支撑,获得李克强、俞正声、张高丽三位政治局常委批示。

不久,国家出台了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沿海地区要加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合作,鼓励飞地经济发展模式。2017年8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六部委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飞地经济的相关文件。

如今,飞地经济模式也被湖南提上议程,湖南后来陆续出台关于飞地经济发展的11个试点园区,大力推动以飞地园区的方式推动合作发展,赴长三角、珠三角招商。

坚持前沿的学术研究需要勇气  

►  人物:回首您的工作经历,做过的最有勇气的事是什么?

李琳:在学术上的一些比较前沿的探究,包括对产业集群、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都是需要勇气和坚持的。

比如,我从2000年开始就关注产业集群,现在这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和重要公共政策导向,这个研究领域在那时是比较前沿的。我们从多维临近性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创新,这个研究方向在当时的国内几乎没有,能参考的中文文献很少,一些同行都不太支持和鼓励。

但我认为是有研究的学术价值。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连续十年关注这个领域和课题,后来我们做的课题研究列入了教育部的课题、国家社科基金的课题和湖南省重点课题,我觉得这需要一定的勇气。

►  人物:改革也是需要勇气的,您如何看待?作为一名经济学者,您如何参与其中?

李琳:改革要打破已有利益的格局,需要牺牲,需要勇气的,需要探索。

作为学者,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要有预判的能力,通过中国改革开放40年和国外的发展历程,找到一些经验和规律,同时要有远见预判一些风险。

尤其是做经济学研究,要有一种学术情怀、学术担当,一定要经世致用。你做的学术成果不能空对空,而时刻关注战略性的全局问题,更要有前瞻性的视野,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建议和依据。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