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陈文胜: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关系进入新时代

时间:2017-11-1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文胜

工人和农民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关系,如何协调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事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战略选择。随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成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必然。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从城乡统筹发展向城乡融合发展转变的新时代

根据亚当·斯密在论述城乡关系时的论断,农业的剩余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先决条件。到2006年中国全部取消了农业税,意味着工业化已经不依赖于农业的剩余了,标志着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了工业的中国时代。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到2016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7.4%,以城镇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已经形成,标志着进入了城市中国的时代。在这个进程中,土地增值的财富和劳动价值的增值为中国的城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土地财政和农民工就是根本标志。十九大提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意味着像取消农业税那样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轨。过去城乡统筹主要是以城统乡,城乡一体化也主要是通过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来促进城乡发展。城乡融合的概念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并认为是城乡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社会革命成功与否的关键。什么叫城乡融合?城市有城市的特点,乡村有乡村的特点,两者并存共荣共生,而不是扩张城市减少农村减少农民。从两个趋向重要判断的提出,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城乡关系的又一次飞跃。

从“四化”同步发展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转变的新时代

长期以来,三农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非常突出地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十九大报告也一如既往地提出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是补短板,在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是短板;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农村是短板。因此,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现不现代化,关键在农业农村。所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来,把农业农村摆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过去所谓的四化同步,是满足工业化需要的农业现代化战略,是满足城镇化需要的农村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迫切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时代课题。而矛盾又主要集中在农业农村,矛盾之变就决定着全局之变。在这个层面上提出优先发展,就是从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到优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这样一个历史转变。

从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变的新时代

在中国现代化推进以来,主要是提农业现代化,如四化同步就只提农业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怎么理解?原来提农业现代化大多是从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现在把农业农村放在一起,那就不能单纯地把农村作为一个农产品供应基地。因为,乡村发展成为了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产品能离开乡村吗?所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从整体视野中看待乡村的发展。再就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人类回归大自然、回归乡村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城乡的空间距离,为新兴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乡村的功能进入了多元发展的新时代。


作者:陈文胜,省社科院城乡一体化研究智库团队首席专家、研究员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