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王智平:讲好抗疫故事做好舆论引导

时间:2020-05-25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王智平

习近平总书记5月8日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时提出,“希望大家协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5月18日,习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强调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艰苦卓绝的努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但国际舆论场暗流涌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抛出抹黑中国的言论,企图损害我国以实际行动树立起来的支持并推动国际合作抗疫的良好形象;国内舆论场也常常是各类信息鱼龙混杂,需要民众明辨真伪。

重大疫情期间,舆论场也是主战场。彻底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要严密防控新冠病毒扩散,还要严防“思想病毒”入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舆论导向正确,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做好舆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讲好抗疫故事,彰显大国担当。要有理有据有节地在国际舆论场讲清楚中国为防控疫情作出的努力与牺牲,讲清楚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支持与援助,讲清楚中国秉持和践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不仅为维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筑了坚固堡垒,而且为遏制疫情蔓延作出了巨大贡献,凸显了中国效率、展现了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以超强的国家治理能力基本控制住国内疫情后,本着对世界人民生命健康负责的态度,立即尽己所能向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相关国际组织提供了紧急物资援助,并通过各种形式毫无保留地与各国分享疫情防控经验,体现了大国担当。

讲好抗疫故事,凝聚话语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运用多种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发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从讲述的主体看,中国抗疫故事的讲述者不应只是政府发言人、媒体工作者,还应该有更多社会个体、非政府组织。比如在华外国人、留学生讲述中国抗疫故事,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故事的国际信任度和传播力;从讲故事的方式方法看,应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主动回应各方关切,并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精确传播中国抗疫故事;从故事素材看,疫情防控中可歌可泣的凡人壮举是最生动鲜活的素材,能够最直观地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增强话语魅力,讲好一个个真实感人的中国抗疫故事,我们才能在国际舆论场站得更稳。

讲好抗疫故事,厚植爱国情怀。首先,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要聚焦战“疫”一线,挖掘感人故事。无论是在治病救人第一线的医生护士,还是在摸底排查最前沿的基层人员,都涌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鲜活事迹。其次,讲故事应注重方法。要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各级党员的坚定立场和深厚家国情怀讲出来,把我省助力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的一连串举措讲出来,全面展现中国人民应对疫情的责任担当和坚强意志;还要及时发掘典型人物和先进模范,推动抗疫英雄进校园进社区,凝聚全社会战疫情、促发展的强大共识和爱国情怀。

讲好抗疫故事,创新传播渠道。一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优势。通过权威、真实、可读性强的新闻报道及时引导舆情正向发展。比如我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用事实和数据回应热点问题,传递了权威信息。二是发挥微媒体优势。依据民众碎片化阅读特点,利用全媒体快速传播的特征和优势,通过微手段、微平台,营造微环境,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让战“疫”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三是不断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采用图文、短视频、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手段开展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参与度。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来源:湖南日报 ,2020年5月24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