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温兴琦: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时间:2022-03-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温兴琦 卫武 等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和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最重要的基础和平台。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是制造业发展的命脉,良好的“双创”生态环境是“双创”活动的土壤和空气。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交织影响下,我国国民经济和科技、产业发展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寻求答案。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成为顺应这一时代趋势的必然选择。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必须全面营造和持续优化“双创”良好生态环境,以创新创业驱动制造强国建设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通过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在“双创”生态环境营造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双创”生态环境不断完善和优化,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不竭动力和强大保障。但是,我国“双创”生态环境仍然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和短板。比如,政策集成性不够且落地难、高端“双创”主体占比不高、配套支持性服务较为欠缺、产学研合作不够顺畅等,制约着“双创”主体潜力和活力的充分释放。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国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持续营造和优化“双创”生态环境,有利于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首先,持续营造“双创”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倡导创新创业,使“开放创新、引领未来”的精神信念深入人心。积极组织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举办“双创”专业论坛,营造制造业自主创新和“双创”的文化氛围。紧密结合制造业发展实际,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青少年的创新创业意识,树立创新创业典型,引领带动更多青少年投入创新创业实践。精心打造“创客中国”等“双创”赛事体系,动员、引导和帮助“双创”主体积极参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其次,不断提高“双创”活跃度。高标准聚集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企业研发中心,紧扣国家重大战略,构建原始创新战略力量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使各类“双创”主体在浓烈的创新创业氛围中激发创新灵感,拓展创新思路,提升创新活力。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技创业,促进科技企业加快成长。强化“双创”基金的引导作用,建立众创空间联盟及科技企业孵化协会等联盟组织,强化“双创”差异化金融支持。

再次,加快优化“双创”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战略设计和政策体系,强化政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功能,推动“双创”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加强政策研究,完善政策链条,对已出台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科学评估,针对新变化新趋势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和完善,强化“双创”政策的集成性和协同度,更好满足“双创”发展对政策的需求。

最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五年。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势下,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对于制造业而言,创业是发展之基,创新是动力之源,创新和创业紧密相连、共生共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营造良好“双创”生态环境,充分汇聚制造业发展所需资源和要素,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根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众创空间培育机制及发展策略研究”(18AGL006)、武汉市社科联一般课题“武汉争创国家新型研发机构研究”(WHSKL20211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