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钟宗炬:推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业化发展

时间:2022-04-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钟宗炬 张海波

统筹发展与安全,需要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而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则是其中的优先议题。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下简称“稳评”)是我国在保障公共安全、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领域探索出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推动其专业化发展是提升社会风险防控能力的重要保障。相关统计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20多个部委、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了基本的评估制度、管理评价规定和实施办法。2016年以来,“十三五”规划重大战略任务和165项重大工程项目通过评估后,在各方面风险挑战增大的环境中深入贯彻落实。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对于“稳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前“稳评”的专业化不足,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其中,两个方面表现较为突出,亟须加以重视。一是方法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不足。据相关报告分析结果,社会调查方法在“稳评”中的运用整体呈现动态改进趋势,但在风险调查和分析方法上仍存在不足,影响了评估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二是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统计显示,评估人员所学专业以理、工、农学类为主,经济管理类其次,土地及房产评估类、文学与教育类、法学大类、行政管理类等占比相对较小。第三方评估机构及其人员多属于“半路出家”,即从可行性研究、安全风险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转入“稳评”,缺乏社会风险调查、分析、防控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操作经验。需要注意的是,社会稳定风险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复杂性,与工程风险的客观性存在显著的差异,评估时不能简单套用后者的方法。

强化培训是提升评估人员能力和素养,进而推动“稳评”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以江苏省为例,自2016年以来,组织开展全省第三方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培训近10次,累计培训3500余人次,对“稳评”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们亟须完善现有培训体系,以推动“稳评”的专业化发展。一方面,培训课程内容有待完善。目前的课程培训实务操作类较多,基础理论与方法论课程偏少。另一方面,培训针对性有待加强。现有培训将经验和水平不同的从业人员纳入同样的培训课程,导致培训目标不明确、效果不突出。此外,一些课程设置与“稳评”工作相关性不大,未能有效对接评估机构需求,导致培训内容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从完善“稳评”培训体系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重点着力。第一,建立分层培训体系,即按照培训对象能力与需求的差异,开设初级入门培训、中级能力提升和高级研修等多个层次的课程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第二,建立分类培训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使培训覆盖基础理论与方法、实务操作、政策解读、伦理与纪律教育等主题,并增加与“稳评”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类(如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统计分析、文本分析等)课程的比重。此外,可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开设相应的专题课程,以确保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第三,优化培训师资,主管部门应加强与高校、第三方评估机构、行业协会合作,整合理论或业务过硬的优势师资。第四,开展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和培训后的满意度测评,并将分析结果作为调整和改进培训方案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提升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水平研究”(20&ZD160)、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研究”(2018JSZDI06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大学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