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章诚:以专业化推动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转型

时间:2022-06-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章诚

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已经有百余年发展历史,数量达千余种,占据了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半壁江山”,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人文社科期刊发展的好坏。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但如果认真考量,也不难发现当前其发展面临着一些亟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实行专业化探索和转型,是推动高校社科学报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专业化转型迫在眉睫

从期刊界较关注的影响因子看其影响力,高校社科学报与一些社科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不相上下。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1年)》中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影响力指数(CI)排名,排名前10的期刊中有4种高校社科学报,排名前20的期刊中有10种高校社科学报,在前50强期刊中有26种高校社科学报。其中潜在的问题是,不少高校社科学报严格控制发文数量,缩小影响因子计算的“分母”。目前,大多数高校社科学报为双月刊,每期刊发文章数量基本上不会超过20篇,部分高校社科学报每期刊发文章数量在10篇左右,刊发文章数量少带来期刊影响因子的提升。这是一种利用技术化手段实现的数据提升,并不必然代表着学术影响力的根本提升。

高校社科学报发展过程中,存在自身定位的模糊性。受限于办刊体制和机制,高校社科学报一直走综合性发展道路,栏目设置多是综合性的,刊发学科涵盖“文史哲,政经法”等众多人文社会学科。“拼盘式”的栏目设置使得期刊发展陷入“全而弱”的境地,无法形成有竞争力的“拳头”栏目、彰显期刊的特色,往往难以得到学术共同体和科研评价体制的认可。除了极少数高校社科学报以外,大部分难以进入高校或相关科研机构制定的权威期刊目录。相比之下,相关学科的专业期刊往往更能得到学术共同体和科研评价体制的认可。

在学术期刊发展整体呈现蓬勃景象的同时,高校社科学报面临着多种因素形成的压力。一是专业期刊飞速发展形成的竞争。近年来,一些学术机构、学术共同体纷纷申请主办专业性学术期刊,使得专业性期刊数量不断增多。例如,社会学学科原来仅有《社会学研究》《社会》等专业期刊,现在增加了《社会学评论》《社会建设》等专业期刊,专业期刊因其主题明确而更容易得到学术共同体的“青睐”,发展势头普遍较快。专业期刊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挤压了高校社科学报的稿源尤其是高质量稿源。二是高校社科学报内部的竞争压力。近年来,一部分高校社科学报借助所在学校的学科优势,实现了较为成功的转型发展。以相关农业高校的社科学报为例,它们抓住“三农”问题、乡村振兴问题、精准扶贫等政治、经济、社会学术热点,策划组织专栏、专题性系列稿件,办刊水平和刊物影响力显著提高,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财经类高校社科学报往往依托学校的经济类学科,能够及时反映社会热点和经济社会研究前沿,其影响因子也远超大多数高校社科学报。这部分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转型的成功实践,既给其他高校社科学报转型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借鉴,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办刊需要突出重点和特色

面对发展的内生困境和外部压力,高校社科学报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由于评价体制、考核体制、管理体制等问题以及稿件来源问题,高校社科学报的专业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程度有限的专业化,即以某一领域、某一学科、某一栏目作为自己重点打造的内容,兼设其他类型的栏目,从而形成“重点突出、特色明显”的办刊模式。

打破学科界限,以问题导向带动期刊专业化转型。由于稿源所限,高校社科学报无法像专业期刊一样做到学科边界明晰的专业化,需要另辟道路。一些高校社科学报尝试以研究问题为导向,聚集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形成了专业化日渐鲜明的办刊模式。例如,《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聚焦环境问题研究,打造“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栏,将环境法、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政治学都纳入其中,“环境”特色日趋彰显,影响力不断扩大。《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聚焦农业农村问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公共行政管理等学科,近年来实现了飞速发展。

主动与学界深度融合,以学术共同体推动期刊专业化转型。学术共同体与学术期刊是相互支撑、相互包容的关系,是推动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虽然高校社科学报的主办单位是高校,但是一些高校社科学报主动与学术共同体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借助某一或几个学术共同体的力量来实现期刊的专业化转型。例如,将期刊打造成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的“准”专业期刊,在学术共同体内部产生了较强影响力。

深挖地域、人文特色,抓住“小众”“冷门”研究领域,带动期刊专业化转型。一些高校社科学报深挖其所在地的地域特色、人文特色,做到“人无我有”,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虽然这些特色属于“小众”“冷门”,对于期刊影响因子的提升以及融入评价机制没有数据上的显性帮助,但却为“百花齐放”式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相关学术共同体内部得到深度认同。例如,《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六朝研究”专栏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发表六朝史专业论文的重要平台,《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持续关注赛珍珠相关研究,《苏州教育学院学报》近年来重点关注吴文化研究,均受到高度评价。

统筹三种关系 实现高质量发展

专业化与学术领域的关系。虽然一些高校社科学报通过依托学术共同体、坚持地域人文特色等方式实现了专业化转型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专业化与期刊所选择的学术领域宽窄问题。选择的学术领域过于宽泛,则本质上还是一种综合性的道路,专业化转型的目标难以达到;选择的学术领域过于狭窄,则期刊栏目的可持续性必将受到较大限制,支撑期刊每期所需的高质量稿件来源不足,也会降低期刊的学术质量,进而反过来影响期刊的专业化转型。

专业与热点的关系。不少高校社科学报将专业化转型的路径放在党和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因为热点问题往往可以带来较大的影响力以及较高的引用率。因此,不少高校社科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经济社会热点密切关联,将热点作为期刊栏目设置的重要依据。单纯为了提高关注度和引用率而盲目追求热点,会导致一些与热点关系不紧密但却有深厚价值的研究领域面临发展困境。如在法学领域,法制史研究是具有深厚价值的领域,但因为其不是研究热点,导致这个研究领域的文章发表相当艰难,进一步阻碍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

专业化与“新同质化”的关系。长期以来,学界对高校社科学报的主要批评之一是期刊“同质化”,但在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转型过程中,由于很多期刊选择以热点研究领域和热点议题为主要专业化发展方向,导致了一些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置高度相似,形成了一种新的“同质化”。如果任凭这种现象泛滥,那么高校社科学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重点突出、特色彰显,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改革目标将难以实现。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发展、数字化建构问题研究”(17TQB0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