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去上海浦东学习一个星期,让我感受最多、思考最多、收获最大的就是“创新”二字。2018年浦东新区GDP超过1万亿元,财政收入超过4000亿元。可以说,这些年来浦东发展的每一项辉煌成就,无不在诠释“创新”二字的意义、内涵和价值。
当前,我省正在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我们应切实强化赶超进位、奋勇向前的使命担当,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永立于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潮头,当好主力军和先锋队。
要保持“敢创新”的蓬勃朝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浦东发展始终坚持“超前思考”和“富规划、穷开发”。“富规划”就是站得高、看得远、整体布局,“穷开发”就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步实施。浦东发展始终坚持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精准定位,发挥优势,对接世界。这些思想观念、发展理念、创新思维和实践路径,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思想有多远,发展之路就有多宽。要增强敢于创新的信心和勇气,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坚决不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敢于自我反省、自我否定,通过自我否定与自我构建,真正做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要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善于做前人没做过的事,不畏首畏尾,不瞻前顾后,才会取得新突破,将很多“不可能”变成“有可能”。要在锐意创新中承担起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与时代齐发展,与祖国同进步,以务实苦干的行动赢得未来。结合国资工作实际,着力推进国资监管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打造创新引擎,增强国企高质量发展动力。
要掌握“善创新”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创新不能盲目,但也不能画地为牢,必须打破僵化的思维,推动有价值的创新。当前,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关键期,需要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啃硬骨头、涉险滩。为此,我们不仅要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且要掌握善于创新的科学方法,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化解矛盾。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知晓外情、多谋善断、善作善成,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突破,用创新的思路谋发展,用创新的精神聚力量,用创新的举措破难题。结合国资工作实际,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创新的主动性和协调性,找准创新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振兴实体经济为方向,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激发国企高质量发展动力。
要发扬“真创新”的务实作风。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等。创新举措不是口号,而是推动工作落实、落地的法宝。要坚持把创新贯穿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创新的思维研究新情况,以创新的思路解决新问题,在推进中创新方法、在落实中创新举措,有效解决工作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让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要抓好重点、以点带面,以全新的视角、敏锐的眼光、开放性的思维看问题、想事情,积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切实运用好新思想、新方法、新策略,更好地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力量,不断尝试新的工作方法,着力推进思想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创新中发扬务实作风,在务实中弘扬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湖南省国资委办公室)
(来源:湖南日报 ,2019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