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曾荣峰:为5G时代“数字湖南”建设夯实法治保障

时间:2019-07-05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曾荣峰

近日,我国正式发布5G商用牌照。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 2020年至2025年期间,中国5G发展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3.3万亿元,创造直接就业岗位达310万个。6月20日,《湖南省5G应用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发布,绘制了5G产业“湖南行动”的美好蓝图。

5G时代的“数字湖南”建设,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新引擎,既需要技术支撑,还需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其保驾护航。

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数字立法步伐

“数字湖南”建设方兴未艾,亟需法治这一强大的社会进步力量破障排难、铺路搭桥。

建立健全明晰的数据产权制度。数据资源被誉为数字经济的“新石油”,是“数字湖南”建设的核心生产要素。然而,在大数据产业链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数据权利属性不明、数据主体权利义务不清、数据侵权、数据纠纷等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数字湖南”,当务之急是要健全数据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领域的基本制度和行为规则,加快出台数据产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畅通政务信息共享渠道。要加快建设“政务云”“生态云”“金服云”,通过“政务云”平台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实行政务信息集中管理、综合利用;通过“生态云”平台加强环境保护服务,使相关决策更高效精准;通过“金服云”平台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破解其“融资难”问题。我省应尽快出台政务信息共享实施办法,着力破除“政务孤岛”现象,为信息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打通“最后一公里”。

加强数据权利法律保护。当前,一些商业网站非法利用智能算法从事过度推送、金融诈骗或其他侵权行为,极大损害了法律主体的合法权益。为有效平衡数字建设发展需求与主体数据权利保护的关系,迫切需要在《网络安全法》和即将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指引下,研究制定符合湖南实际的网络空间管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优化法治环境,提升政府智慧治理水平

“数字湖南”建设须围绕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不断优化法治环境、提高政府服务和治理水平。

完善政务信息平台化治理机制。要围绕智能辅助政务中的图像识别、瑕疵审查、身份识别等核心内容,加快政府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群众网上办事大厅“一网通办”,有效提升政策咨询服务、电子查询系统、大数据分析、电子交警、智能化公共福利系统的服务保障水平,全面疏解群众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

规范政务信息平台运行秩序。要通过制定监管规范、发布指导政策等方式,由政府和行业组织共同推动,促使政务信息平台借助数据分析、代码和算法等强化自身管理、完善纠纷解决机制,达到规制商业交易和社会秩序的目标。

嵌入风险控制机制。不仅要从技术层面通过制定完善各类法规以维护网络安全、堵塞安全漏洞、维护交易安全和法律主体的合法权益,更重要的是要警惕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对人类尊严的挑衅和挑战,时刻保持人本法律的清醒,恪守伦理道德底线,积极防范化解新技术带来的各类不确定风险。

坚守法律底线,加强网络空间治理

“数字湖南”建设归根结底是要提升湖南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这种提升有赖于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获得。

严格净网执法。行政执法部门要和网信部门协同配合,加强网络专项整治行动。针对金融诈骗、涉“黑”涉“黄”涉非法集资行为以及其他各类数据违法行为定期开展排查清理,坚决把违法犯罪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坚持“零容忍”态度,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及数据的犯罪线索,形成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执法合力,不断净化网络环境。

坚持公正司法。面对数字经济时代不断迭代的新技术,民事审判要明确新型纠纷的裁判规则,在激励创新的同时有效遏制新型侵权行为;行政审判既要维护公民和各类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也要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效推进;刑事审判要充分发挥威慑作用,保持打击惩罚各类信息犯罪、网络黑客的高压态势,切实保护社会信息安全。

推进全民守法。要引导民众树牢法治意识,努力做合格公民和网民。各类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组织尤其是掌握了海量用户数据,从事5G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据业务的团体和组织,要自觉规范从业行为、强化社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为“数字湖南”建设行稳致远积极贡献力量。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来源:湖南日报 ,2019年7月4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