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杨兰英:发挥“五育”协同效应激活毕业生就业潜力

时间:2020-07-24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杨兰英

“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毕业生回信,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同时阐明了青年成长成才的深刻内涵。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准落实习总书记重要嘱托的有效抓手,充分发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协同效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推毕业生更好更充分就业。

坚持以德立人,培植毕业生志存高远的定力。高校应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做好毕业生思想的“引路人”、就业创业的“指导者”。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各类信息纷繁多变,高校应在毕业生中深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着重将中华民族的抗疫斗争、中国人民的抗疫贡献、各行各业的抗疫行动转化为鲜活的思政教育素材,引导毕业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专业特长、自身发展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面临新增岗位大幅下降等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要将思想引领融入到暖心的就业帮扶当中,整合各类就业服务资源,以真抓实干服务毕业生、以真心实意感动毕业生,引领学生正确看待疫情带来的巨大变化,做志存高远的新时代建设者。

坚持以智慧人,赋予毕业生建功立业的能力。高校应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国家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作出预判和调整,以“云课堂”等方式向毕业生开设继续教育课程,着重推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急需行业的专业知识课程,引导毕业生增加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了解,努力拓宽就业空间,实现个人理想志趣、能力素质与国家战略需求的最大程度契合。同时集中推送行业认知、专业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辅导课程,助推毕业生提高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尽快顺利适应新环境、新形势,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坚持以体健人,锻炼毕业生不畏险阻的毅力。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学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强壮身体、创造文明、改变世界”。高校应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要求学生掌握一至两项体育技能,鼓励毕业生不管学习和工作多忙,也要继续参与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以此提升身体素质、享受人生乐趣、培育体育精神、锤炼顽强意志,从而在面对严峻考验和生活磨砺时,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勇于拼搏的前进姿态,不断成长、终成“大器”。

坚持以美化人,激发毕业生改革创新的活力。高校应紧扣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这一核心指向,以多样化美育方式为路径,涵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博大胸怀、“工匠精神”。遵循美育规律,将艺术教育、艺术鉴赏、艺术创作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培育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提升其文化气质和品格;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借助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将那些因网而生的动漫、手游、网游以及各种新媒体艺术展等文化样态和文化活动转化为美育资源,实现生活空间与美育空间相互渗透融合,引领学生孜孜不倦探索中华优秀传统与现代文明中美的力量,在职业生涯中勠力创新、追求卓越。

坚持以劳塑人,强化毕业生勇担使命的实力。高校应大力传播“崇尚劳动”“实干兴邦”的劳动价值观,会同政府、社会机构引入职业劳动技能培训,引导毕业生投身到基层以及现代农业、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就业创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劳动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将劳动教育与就业指导、离校服务结合起来,组织高校党员、辅导员、教师与学生志愿者开启“离校云服务”,鼓励他们坚定前行方向、勇担历史使命、开拓美好未来。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院长、社会学学科带头人,教授)

(来源:湖南日报 ,2020年7月23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