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蒋辉: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

时间:2022-03-1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蒋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必须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当前,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布局散、衔接度低、市场竞争弱、组织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之地”,湖南应大力构建脱贫地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精心打造优质生产链、高效价值链、全程服务链、高能流通链、特色创新链,统筹推进特色产业链提质升级,确保湖南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湖南样本”的新辉煌。

以良品、良作、良法打造优质生产链。一是大力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推动农业生产从“温饱型”向“功能型”转变、从“高产稳产”向“生态高值”转变、从追求“产量”向强调“效益、绿色”转变;二是确保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推广增施有机肥、多种复合肥和生物防控技术,推动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通过生物技术重点培育优质富硒稻、果、茶等功能作物新品种;三是积极研发、引进适用于脱贫地区的小型农机设备,推动山区农业机械作业从单一方式向复合方式转变,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四是扶持培育一批理念先进、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成整合相关政策,支持其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经营能力;五是通过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的安全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模式。

以三产融合引领高效价值链。一是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优势企业为主体、以农产品加工转化为重点,有机盘活各类产业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精深加工;二是坚持“一县一特”“一乡一品”,围绕粮食、蔬菜、油料、茶叶、竹木、水果等脱贫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链,打造一批农旅示范基地、三产融合先导区和特色强镇,形成一批具有引领、创新和辐射作用的产镇融合示范区;三是注重与移动终端技术结合,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社交电商销售”优势,着力打造新型“数字农业云店”,扶持引导一批有情怀、有能力、正能量的农村网红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以多元主体参与拓展全程服务链。一是运用市场化手段,积极探索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特色产业服务链的机制,有效激活脱贫地区各类主体参与、服务特色产业的新动能,努力构建公益性服务有保障、市场性服务有效益,全覆盖、全流程的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强化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基金,明确支持主体、支持重点、支持内容和支持方式,对产业链条长、三产融合程度深、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补贴或项目支持;三是积极创新农村金融制度、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加大对乡村振兴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四是积极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业社会服务,培育扶持多种形式的农业服务。

以现代物流理念健全高能流通链。一是畅通脱贫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全产业链的要素流与产品流,促进特色农产品顺利融入“双循环”发展大局;二是夯实脱贫地区农产品流通基础条件,升级改造一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完善消杀、通风、排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在产地建成一批冷藏、保鲜果蔬、生鲜产品的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等设施,配备清洗、分拣、烘干、分级、包装等设备;四是鼓励条件成熟地区建设由“田间”到“餐桌”的冷链加工直达配送中心和中央厨房;五是健全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机制,组织实力雄厚、销售渠道广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生鲜电商等各类农产品流通企业,重点面向脱贫地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生鲜农产品销售“百企助千村”行动。

以政产学研协同构筑特色创新链。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作用,通过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成果收购、以奖代补等机制,推动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参与,建立区域性、行业性的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形成结构稳定、多元共赢的政产学研创新共同体;二是大力提升产业链中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重点支持其开展生猪、油茶、茶叶、水果等特色产品的品改升级,特色农机装备研发,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特色生态农资开发,循环农业、智慧农业等特色经营业态创新等工作;三是积极探索建设特色产业区域创新中心的有效机制,以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主体,联合市州农科院,支持其他形式的农业科研机构参与,逐步建成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形式多样、机制灵活的区域性农业创新中心、研发中心和创业孵化中心。

(作者系吉首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民族地区扶贫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