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何秀超: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做好新时代育人工作

时间:2022-05-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何秀超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育人体系,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支撑。

把握培养方向,坚定育人初心

引领学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大学是学生立志定向的最好时期。要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树牢正确价值观,涵养学生家国情怀、人类情怀,引导他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于用所学、所长服务国家、民族和人民,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积极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立志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新时代青年宣言。

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筑梦者。梦想要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真干实干中实现,新时代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帮助学生树立“不学习、无以立”的意识,帮助他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让学生在校园学到真学问、掌握真本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博学广览的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拓宽学生的人生格局和视野眼界,提升学生洞察社会、驾驭全局、躬身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练就一身“钢筋铁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接稳接好历史的接力棒。

帮助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寄语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作为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青年学生更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和生力军。要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活力,为他们在新时代的风浪中开拓前进,在新时代的天地中施展拳脚奠定坚实基础。

遵循培养规律,坚定育人重心

坚持“全社会”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学生在校期间,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始终伴随着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可以成为“育人元素”;学校校史校情的挖掘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的塑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情趣培养和性格陶冶;校园全体教职员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示范效应,特别是服务学生的“一线窗口”以及学生的身边人,都要强化育人人人有责、人人履责的意识观念,努力成为“育人者”“引路人”。

坚持“全过程”育人。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实现育人无时不在、无时不有。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就是要把育人与育才紧密结合、灵活穿插,实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真正实现思想与学识同步提升。贯穿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就是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因时而教、因人而教,让学生在每个成长阶段、不同的成长环境都能得到适时适当的教育。

坚持“全方位”育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各个部门、各门课程、各个环节协同发力、同频共振,坚持立德与立智相互融合,体育、美育和劳育相互贯通,切实践行五育并举。要真正做到以实现全方位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敢于打破不同课程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甚至不同院校之间的传统壁垒,突破既有思维逻辑,创新方式方法,从不同层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培育学生、从不同方面历练学生,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坚持培养目标,坚定育人中心

抓住育人的大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育人不是简单的“流水线”作业,要及时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明白学生所思、所想、所求,不能“一本教案走天下”,要摒弃“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在现在的教育模式和体系下,师生之间的接触更加多样化,除了课堂授课,更有座谈研讨以及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线上线下、多种多样的教育模式,要在充分利用这些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自身需求,根据学生自身性格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灵活施策,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在一定成长阶段存在知识和认知上的一些局限,要在想学生所想基础上做到想学生所未想,紧跟国家战略调整以及经济社会形势变化提前帮助学生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更要为之提供有效的实现路径。

培养育人的“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教师是离学生最近、面向学生时间最长的群体,一名好的老师既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作为基础,也要有广博的视野和宽阔的胸怀;既要做到亦师亦友,更要做良师益友;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既能够在生活中给予学生关心,也能够在学习中给予学生指导。要按照“四有”标准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热爱并坚守三尺讲台,自觉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

打造育人的大环境。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统筹好育人的“供给端”与“需求端”,既要做好管理者,也要做好服务者,避免形成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的信息孤岛。既要深入教师一线,及时调研了解教师所思所想,也要深入学生一线,及时了解学生所求所盼,同时要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催化剂”,精准对接统筹施策。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强化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提升校园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教师的教书育人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