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要加强改革系统集成”。这些要求为湖南继续做好改革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要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
从2019年9月在中央深改委第十次会议上指出“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到2024年2月在中央深改委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强系统集成,对新出台的举措、新制定的制度开展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从2020年11月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要求“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到2023年11月在上海考察时提出“要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加强改革系统集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系统集成”的理念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特别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2012年12月,在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共振效果。”党的十九大把“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一项重要经验,把“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写入党章。党的二十大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指出“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实践证明,改革进入深水区后,“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只有推动各项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才能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持续深入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就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改革系统集成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在融会贯通中掌握精髓要义,着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不断书写湖南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篇章。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是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重要方法论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既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必由之路。必须坚持改革系统集成的方法论,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走深走实。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是破除改革“天花板效应”,增强改革系统性的必然举措。目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红利的“天花板效应”已经显现。以农村改革为例,湖南1982年开始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2—1991年十年间,湖南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04%;而2013至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4.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7%,农村改革效应逐步递减,政策效能逐步降低。要深入探索以“三块地”为重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三变”为目标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用改革系统集成的办法解决农村发展“人、地、钱”问题,有效激活和释放农业农村生产力。推进新时代湖南改革开放行稳致远,必须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注重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形成改革的强大合力和总体效益。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是打破改革“木桶效应”,增强改革整体性的内在要求。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改革任务更艰巨、涉及面更广泛、程度更深入,某一方面的滞后性必然影响改革的整体进度和综合效果。例如,湖南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仍存在不少堵点断点,三市各自为战的产业发展格局还未有根本性改变,工程机械、汽车制造、轨道交通、医疗器械等领域还存在重复建设,土地、资本、技术、人才、数据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障碍还难以有效破除。推进新时代湖南改革开放蹄疾步稳,要求以全局意识对改革的举措、路径、方式、平台、力量等进行系统集成、整体设计,强化重点领域之间联系联动和关键环节之间配套配合,以改革的整体性打破“木桶效应”,补齐短板,实现改革举措的最优解和效益的最大化。
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是避免改革“合成谬误”,增强改革协同性的迫切需要。“合成谬误”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理论,意思是许多事物单个看是理性、正确、有效的,合成后却可能成为一个谬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目标多元、政策多元的新发展阶段。改革实践中,如果在制订政策时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在政策实施时就可能出现相互矛盾、重复执行或质效不佳的“合成谬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改革”。党中央集中统一抓经济、抓金融的战略决策,尤其是在金融监管上形成统一监管的新型模式,较好克服了“合成谬误”,进一步优化了金融治理体系。推进新时代湖南改革开放进而有为,必须特别注重各种机制的联动和耦合以及各部门之间战略、规划、政策的接续配合,以改革的协同性避免“合成谬误”。
以有力举措推动湖南改革系统集成取得扎实成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要围绕“十个紧盯”,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打造“三个高地”上持续用力。
在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深化文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开展优化审批流程改革试点,构建与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依托湖南博物院、长沙简牍博物馆等载体,构建国际一流标准化数字文博资源库,建设数字文博资产交易平台和展示互动中心,探索文博资源全链条数字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路径。积极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对满足条件的文化科技企业和个人减按15%征收所得税,对特定环节增值税、房产税先征后退。更好发挥湖南旅发大会“办会兴城”重要牵引作用,探索建立湖南文化和旅游标准体系推动形成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格局。
在融入国家区域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牢牢把握湖南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更好聚集资源要素。进一步推动中欧班列(长沙)、岳阳城陵矶口岸、湘粤非铁海联运、怀化—东盟班列、长沙黄花机场五大国际贸易通道实现内陆湖南“立体出海”。重点打造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陆地区会展高地、“五好”园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制度创新赋能开放发展,推出一批制度集成创新成果,更好释放政策红利。
在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加强系统集成。大力推进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完善区域要素流通机制,破除一体化发展制度壁垒,有效推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系统集成。以数据资产入表为契机,推动数据要素产业化先行试点,率先在长株潭等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和金融、电力、气象等重点行业,以及文化科技融合等领域先行先试数据资产质押、增信、作价入股、证券化等应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尽快制定民营企业参与分行业、分领域、分业务市场准入的具体路径和办法,大力清理和规范区域性、地方性产业政策。
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公共服务体系,从根本上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要素流动便利化、资源配置均衡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大力实施“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城发展战略,构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探索和完善“蛙跳式”“飞地经济”“托管式”等合作模式,积极引导长株潭企业到湘南、湘西等地拓展产能、布局项目。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激励机制,创新利益分享、统计核算等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路子。
在构建“4x4”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科学谋划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方向和时空布局,统筹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政策链“五链融合”,集中资源和力量打造一批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结合市州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构建特色错位、主配协同的重大产业布局,“一业一策”推进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政府母基金引导+子基金聚焦+项目基金深挖”的基金矩阵。瞄准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保障企业高技能人才供给。围绕优化产业生态、激发创新活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考核激励等方面强化政策保障和责任落实,进一步提高产业政策协同性。
在自贸试验区与联动创新区建设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发挥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和引领作用,以自贸试验区统筹全省开放资源,提升“自贸+口岸+综保+通道”集成优势,实现各级各类开放平台功能联动、政策共享,形成“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高质量开放发展格局。复制推广国家、省市自贸试验领域改革成果,开展“负面清单+差异化”放权新模式,探索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融合互补、创新要素流动集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以利税分配改革为突破口,试行“存量不变、增量分成”的财税体制,充分激发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的积极性。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院长(副主任)】
(选自《新湘评论》202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