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王利国: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治理

时间:2024-12-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利国 李晓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智化技术作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推手,正全面融入乡村社会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夯实乡村治理基础

  通过建设网络设施、信息服务设施等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可以实现乡村内部、乡村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提升乡村治理的透明度和参与度,夯实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是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第一步,只有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完善,让数字技术真正走入村民的生活,并积极引导村民了解和习惯使用数字技术参与村集体活动,才能助力乡村治理。在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通过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全县智慧养老数据库,创建“互联网+点菜式”服务机制,有效破解了山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难题。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通过完善集体资产数字信息采集,为村集体资产发放数字“身份证”,赋予村民集体资产智能身份标识,实现“账物一致”“账账相符”,大幅提升了村集体治理效能。

  为了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一方面,应加强村级硬件和软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扩大4G网络覆盖面并推进5G和光纤网络建设,设立信息服务中心以提供网络接入服务,不断提升乡村地区的网络覆盖质量和速度。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和边远村落,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到高速稳定的互联网服务。同时,还需注重数字基础设施的长期运维和升级,建立一套完善的维护体系,确保网络设施能够持续稳定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另一方面,提升农民的数字素养,培养其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通过宣传到户、发放操作手册等方式,结合日常入户走访,教会村民如何使用数字技术载体处理日常事务,提高数字技术的接受度和使用频率。特别是乡村中的“银发族”,由于数字技能的欠缺,往往成为数字治理推进中的难点。对此,可以采取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年轻家庭成员教会长辈使用数字工具,并通过组织公益活动,将数字反哺制度化、组织化。同时,对技术载体进行适老化、智能化改造,通过智能化降低老年人的学习、使用门槛,激发村民参与数智治理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乡村自治水平的全面提升。

  数智技术是动力支撑

  数智技术平台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乡村在农业、服务、治理等方面实现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数智技术平台能够提升信息沟通效率、提高管理决策敏捷性、实现智能监控与风险预测、增强基层社区参与度、优化服务精准性等,显著提高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效率,成为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重要动力。以数智技术平台为核心,乡村治理得以实现高效的信息归集、敏捷的管理决策、精准的公共服务,从而提升治理效能。如智能农业通过无人机、传感器等硬件和算法等软件,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情况,自动调整水肥策略;可以智能调节物流,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甚至可以预测气象风险、市场需求和农产品价格,指导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智能远教系统可以为农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远程教育资源和智能辅导,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智能医疗系统通过智能问诊、远程治疗和AI健康监测等,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智慧村庄管理系统通过智能监控和对空气、水源、环境等方面数据的分析,营造了更加安全、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以数字化改革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智治”路径,建成全流程数字化监管的“垃非”(农村生活垃圾监管系统)技术平台系统,全力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新模式,助力乡村治理效能提升。黑龙江垦区运用“北大荒农服”数字技术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集成开发土地承包、乡村治理、农贷助手、阳光保险等10项功能,为村民生产经营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一站式”农业服务数字化工具。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油溪桥村上线“村级服务平台”,将国家重点推行的“积分制”“清单制”“三务公开”“村民说事”等进行数字化集成,将国家的政策文件转化成便于直接操作的数字化工具模块,让村干部一看就会,大大减轻基层落实文件政策负担,并以“耕耘者振兴计划”为契机,探索打造“声誉换积分,积分享分红”治理模式。这种“数字化+积分制”模式成为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打造和推广乡村数智技术平台需重视技术适配与平台应用。一方面,在技术实现上,要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考虑到乡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条件,开发简便易用、低带宽消耗的应用程序,如村务管理、平安乡村、环境监督、远程教育与医疗咨询等系统,帮助农民提高生活质量和乡村治理效能。另一方面,在平台推广和教育宣传上,基层政府和村级组织应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建立乡村信息员队伍、举办教育培训等活动,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广机制,教授村民使用数字工具和AI技术。同时,利用乡村广播、宣传栏等传统媒介结合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展示数智技术在农村的成功应用案例和实用价值,增强农民对数智技术的信心和兴趣,增强数智技术平台在乡村的普及度和影响力。

  数智技术赋能

  乡村共治格局构建

  乡村多元主体共治共享格局是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政府、村级组织及村民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决策与管理的一种模式,它强调各方协同合作,共享资源与信息,共同承担责任与义务。这种格局有助于集思广益,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乡村各项政策的落地落实,增强乡村治理的透明度与公平性,从而有效提升治理效能,解决乡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数智技术通过链接、集成与放大作用的发挥,促进多主体的协同合作,实现乡村治理数智化,助力乡村多元主体共治共享格局构建。依托数智技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将多元主体的信息化项目建设纳入数字城乡建设范畴,构建县、乡、村三级数字化治理体系,并分层分权限以可视化大屏方式展示农村公共服务、党建、乡村治理等版块数据,通过数智化平台建设将党建、政务、村务、农业生产、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决策支撑,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政策仿真和管理模拟,指导基层公共服务机构精准对接村民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精细化、差异化服务,促进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赋能乡村多元主体共治共享格局构建。

  当前,数字化赋能下,我国乡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涌现了一批创新和实用兼具的特色经验。但是,智能化才刚刚起步,在打造乡村治理智能化场景和深度应用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数智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效能提升仍然在路上。

  (作者系吉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