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隆国强:科学评估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关键

时间:2016-08-19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隆国强

《中国智库》消息(记者高妍蕊)日前,《第三方评估理论与方法》一书的新书发布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行。出席发布会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对本书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隆国强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世界杂志社总编辑李志军先生主编的《第三方评估理论与方法》,既凝聚了其多年来从事该项工作的经验总结,同时也吸收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多位同事潜心研究的成果,结合此前已出版的两版《重大公共政策评估评理论、方法与实践》以及《国外公共政策评估手册与范本选编》,对各相关智库开展政策评估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隆国强表示,“公共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一项公共政策是否达到其设计初衷,不同的人对政策的感受是不同的,同一项政策并非能让所有人同时同等地受益。因此,不同的公共政策满足不同的社会群体,才能实现人人平等、社会和谐。而对于每一项政策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势必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

隆国强进一步指出,“公共政策评估其实是个科学问题。”他分别从评估的作用和评估的主体两大方面进行了解析:

第一,评估的作用在不同的阶段不同。一是在政策的解读上,即在政策出台之前,要评估政策的可行性,尽可能地考虑周全;二是要通过政策效果的评估,使之尽可能地接近或实现制定政策的目标。公共政策的评估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方法,要考虑设定该项政策的初衷是什么,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全面、均衡、客观的评价。

第二,评估主体具有多元性(包括政府机构、高等院校、民间智库等)。首先,它是第三方,立场中立;其次,它是一个专业性的团队。

隆国强说,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智库的一个重要作用可概括为“资政、启民”。其中,“资政”指为决策者提供政策性建议,“启民”即启迪民智,旨在将公众关切的政策信息向公众解读。从当前来看,智库主要有以下几个职能:一是政策研究,研究政策已经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提出一些新的发展思路、理念、战略,这是一项智库的传统业务。二是政策解读,实际上是要把准确的政策信息和智库的研究成果,客观、准确地传递给公众。三是政策评估,包括重大改革方案的事前、事中、事后评估,重大政策评估,对外经济谈判方案的评估等。

谈到智库建设,隆国强指出,智库要保持其前瞻性、系统性,首先应当提高智库的研究水平,重点包括以下两个要素:一是人才,包括在智库里培养的人才和引进的人才,形成一个能让人才流动起来的市场;二是智库的体制机制,习总书记特别强调积极探索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要建设中国特色的高水平新型智库,体制机制的创新非常关键。

近年来,公共政策第三方评估发展非常迅速。隆国强表示,如何具体结合中国国情,采用合适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政策评估,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较早开展了公共政策评估项目,将国外的先进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制定相关评估方案。在测评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政策评估机制与方法。我们愿意和其他智库加强交流合作,为提升我国公共政策评估水平作出新贡献。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2016年8月17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