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加快发展湖南“跨产业集群”的建议

时间:2015-11-03 来源:原创 作者:王义高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下,发达国家正在医治“美国病”带来的经济创伤,中国正在加快承接国际产业、技术和资金的转移,世界上“破晓式”的技术革命的曙光还没有出现,这给我省承接产业转移、追赶发达国家和发达省市的发展步伐留下了空间和时间。

我认为,我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跨产业革命”的机遇,下决心摒弃低端产业的重复引进和建设,把我省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机结合,创造我省“跨产业集群”经济增长新模式,促进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发达国家“跨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形成

从产业革命的历史进程来看,每一次大规模经济危机都会带来全球产业的大调整和产业格局的大变化。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大萧条尽管使美国经济倒退了若干年,但依靠汽车、石化、通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美国经济用了近10年的时间得到恢复,并进入重化工业时代,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全球两次石油危机期间,以钢铁、汽车、化工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遭受严重打击。但已有丰富应对危机经验的美国大力发展计算机、航天航空、生物工程等一批高附加值、低能耗的新兴产业,顺势完成了经济结构的转型,率先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差不多与此同时,欧洲和日本在计算机、机器人、通信网、生物技术、新材料和节能汽车领域,先后取得了一大批超前技术成果,为产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走出了经济危机的困境。

目前,西方主权债务危机蔓延,但私人资本的技术创新活力并没有丧失,产业调整与发展步伐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止步,一场以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跨产业革命”正在酝酿之中,以苹果和谷歌公司为代表的新一代产业实体正在加速延伸市场边界,产业交叉渗透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发达工业国家极有可能在未来10年里打造出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跨产业集群”。

二、我省发展“跨产业集群”的必然趋势

当前,我省正处于科学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从自然资源看,湖南缺煤、少电和无油,要与其他省市比拼制造业、钢铁和其他高耗能项目必然受到能源短缺的考验。在自主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之前,要实现湖南产业的转型升级实属不易。而且,产业空心化现象开始出现,工程机械走出去趋势非常明显,这些巨型企业早已不需要依赖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行政支持了。

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下一轮承接的产业转移将不可能再是上个世纪的传统产业和传统模式了,换句话说,任何一个单一产业集群的发展将受到多种制约,难以继续独立做大做强。单就我们自己来说,我们再没有打造工程机械这样单一的优势产业集群的机会了,下一步要打造的产业集群将是跨多个产业,或者说是多个产业相互渗透形成的产业集群,即“跨产业集群”。例如,工程机械必须借助低碳环保产业和信息产业走技术转型之路,能源产业必须提高新能源转化能力和努力降低装备工业的能耗(单就装备工业来说,完全可以将我省工业耗能降低1/3),新材料可以跨入节能、新能源多个领域,信息技术可以渗透到所有产业,房地产业必须实现节能建筑、休闲产业和旅游产业转型。农业要广泛采用生物技术,农业生物,发展节水农业。

三、加快发展我省“跨产业集群”的具体建议

可以预见,无论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迟早要告别以劳动力低成本、能源消耗和土地占用为代价的产业发展势头。为了防止湖南经济的后发优势逐步减弱,在新的竞争优势尚在培育的关键时期,湖南应该着眼于危机结束后全球关键产业可能重新定义和定位的机遇与挑战,牢牢把握全球正在酝酿的新的技术革命即将来临的战略机遇期,加速发展我省“跨产业革命集群”。

1、尽快制定全省“跨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我省能否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取决于“跨产业集群”能否尽快形成。但是“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相关发展战略的指引。一方面,要尽快制定全省“跨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在制定全省各类产业发展战略、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时,也要增加发展“跨产业集群”的内容。

2、加快形成我省“跨产业集群”独特优势。我省既要将产业升级的途径选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更要注意新能源、低碳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大突破对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影响,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由此形成能够支撑湖南经济长期发展的“跨产业集群”独特优势。

3、重新制定和指明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和方向。不能让七个产业各自单打独斗,不能只补贴扶持不创新发展,要促进各个产业相互融合、技术交叉和供需匹配,注重以重大突破带动各个产业集群发展。

4、制定“跨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要有新思路、新视野。这和以往的产业发展战略不同,要注意各个产业之间的匹配关系和促进关系。例如,在农业方面,要加快生物技术渗透到农业领域的技术利用,创建生物技术型现代农业。

虽然水稻是我省的优势产业,但21世纪的农业面临着七大危机:粮食安全、水土资源、能源、环境污染、人口快速增长、健康危机和气候变化灾害危机。以往传统农业只能单一增产,无法应对和解决农业面临的危机,这样走下去农业的前景令人堪忧。解决21世纪农业危机的对策和关键,就是创建生物技术型的现代农业,这样不仅水稻产业发展了,农业生物技术也跟随发展起来了。“跨产业集群”模式就是要保持经济增长来实现转型。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