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徐艳红:弘扬湖湘精神建设文化强省

时间:2018-10-24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徐艳红 肖宗志

湖湘精神包括不尚空谈、霸蛮实干的奋斗精神,是求新求变、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开放包容、和谐协作的团结精神,是爱国爱民、敢于赴死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既是民族精神在湖南的具体体现,又是引领湖南发展的精神魂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加快构建我省文化创新体系,推动我省文化强省建设,需要进一步弘扬湖湘精神。

不尚空谈、霸蛮实干,提高文化强省战斗力。霸蛮实干,是渗透到湖南人骨子里的行事作风。不尚空谈、霸蛮实干,就是解决问题讲求实干,不讲空话。因为“蛮”,左宗棠才抬着棺材进疆,不向沙俄让寸分;也因为“蛮”,杨度才说“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在今天,文化强省战斗力的提升呼唤霸蛮实干的湖湘精神,需要以不尚空谈、霸蛮实干的精神推动文化强省各项举措的落地。我们要在“实”字上下功夫,实事求是,真正地解决问题;在“干”字上下功夫,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少说多做;在“蛮”字上下功夫,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勇于克服各种困难。    

求新求变、敢为人先,提高文化强省创新力。从早期湖湘学派注重自创新路的探索,到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命题;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五四运动,到毛泽东提出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湖湘人求新求变、敢为人先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今天,加快构建湖南文化创新体系,打造湖南文化高地,急需弘扬求新求变、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要以湖湘文化创新转化为基础,构建文化精品创作体系;要以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为目标,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立足我省现有优势,着眼产业发展趋势,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从市场主体、平台建设、项目带动等方面提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开放包容、和谐协作,提高文化强省凝聚力。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兼容并蓄,以和谐协作的精神和睦互助,是湖湘精神固有特质。它不故步自封,而是开放包容;不刚愎自用,而是和谐协作。归根到底,湖湘文化本就是一种兼容并蓄、不断融合的文化。今天,我们要在文化惠民中体现凝聚力,搭建好“家门口文化服务圈”,让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的营养滋养每一位普通老百姓的心田。要在文化富民过程中增强凝聚力,光大特色文化,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将文化产业做成支柱产业。要在文化育民过程中提升凝聚力,从湖湘文化中汲取营养,通过实施精品创作、文化惠民工程和推进全民阅读等,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

爱国爱民、勇于任事,提高文化强省软实力。从屈原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毛泽东的“身无半文,心忧天下”,都体现出湖湘精神中胸怀天下、爱国爱民思想。近代中国,湖南涌现了大批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踔厉敢死。如谭嗣同、陈天华、黄兴、宋教仁等,体现出了湖南人的血性和追求。今天,湖湘后来者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挥湖南人文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继续深化广电、出版等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大力推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等的发展,增强人民文化道德修养,提高湖南文化强省软实力,使湖南成为人人向往的文化乐园。

(来源:湖南日报 ,2018年10月23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