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3月21日,“西藏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举行。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区政协党组书记庄严同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嘎玛泽登共同为“西藏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揭牌。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郎福宽主持揭牌仪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追求的目标就是要让各民族都过上好日子,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庄严提出,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需要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理论问题和实践路径研究,助推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大力研究宣传阐释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深入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定期推出一批成果,多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助推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二是及时制定研究中心工作规划。要按照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策部署和区党委工作安排,结合工作职能职责,针对重点领域工作、需要加强环节、延续研究特色等方面,尽快形成研究中心工作规划。三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人才是关键。要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关心、关爱专家学者,着力建强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要的人才队伍。四是加大研究成果的宣传宣介力度。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宣传、交流、传播能力,在扩大覆盖面、提高影响力、增强使用率的同时,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进一步增强成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让各族群众看得懂、听得进、记得住,大力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嘎玛泽登在讲话中表示,全面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性任务,对于推动新时代西藏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承担并完成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战略任务的政治高度,充分重视、大力支持研究中心工作。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党组要高度重视研究中心工作,按区党委要求,加快研究中心建设,明确工作任务和方向,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研究中心尽快开展研究。研究中心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依托全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基础和专业人才,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深入总结过去的成绩和经验,形成科学完善的理论研究体系,大幅提升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能力和水平,为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理论研究、实践创新开辟新的路径,为加快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提供有力支撑。
当日,庄严同嘎玛泽登前往“西藏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和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图书馆馆藏室调研。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区社科院党组书记孙向军,西藏自治区社科院院长索林、副院长吴庆军陪同调研。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