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第五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时间:2023-05-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想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想)5月13日,“第五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传播”为主题。本届论坛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传播研究所承办。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周亭主持。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李新军代表学校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已经发展成为政治传播领域的高端盛会。在技术与政治发展相交融的时代,政治传播如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今的关键课题。李新军回顾了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在第三、第四届论坛宣布的关于中国传媒大学整合科研资源,全面推进政治传播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构想,肯定了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传播研究所在学科建制、理论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期待本届论坛的智慧交流将中国政治传播研究推向新的高度,进一步助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所长荆学民代表承办单位致谢。他表达了四个层面的感谢:感谢以廖祥忠书记为首的学校党委和学校各部门作为坚强后盾对论坛的强力支持,并转达了廖祥忠书记对本次论坛与会嘉宾的特别问候;感谢举办五届论坛以来所有嘉宾专家学者对论坛的贡献,使论坛未经风雨、尽见彩虹,彰显了这一学术平台的光芒;感谢“中国式现代化”突飞猛进的时代,这个时代把政治传播挺在潮头,赋予了政治传播时代重任;感谢《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创刊以来,贡献真知灼见的所有作者,学界的支持使《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完成了成为原创性刊物的华丽转型,成为记录中国政治传播研究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学术阵地。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辑刊原创版出版发行仪式在大会开幕式中隆重举行。《中国政治传播研究》是国内唯一一本以政治传播为主题的专业学术辑刊,致力于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政治传播研究领域的形成和发展,从第五辑开始,转型为一年两期的原创学术辑刊。

在上午主题发言环节,共有12位专家学者就当下前沿话题发表了演讲。第一阶段大会发言由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佟德志主持。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将数据话语权视为国际传播的战略博弈工具和战略竞争焦点。他提出人工智能将对人们的信息萃取、认知形成、观点表达、决策行为产生重大影响,人工智能也会推动政治传播产生新的变革。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提出,“内容生成式”的人工智能将形成技术驱动的国际话语权力,中国要在“人机共生”的视阈下构建自主叙事体系,在国际传播中寻求新的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梳理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的变化历程,认为世界多极化是大势所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新旧秩序更替为政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阶段大会发言由史安斌主持。在本环节,佟德志聚焦于舆情的主动表达特征。他提出舆情的直接采集和主动表达已经成为新的民主形式,而情绪和利益等因素也会使大数据舆情产生偏差。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庞金友阐释“中国式政治传播现代化”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建构路径,认为“中国式政治传播现代化”应当包括多元有序的传播主体、丰富规范的传播内容、畅通高效的传播渠道、理性宽容的传播受众、多元互动的传播反馈等要素。

在下午的分论坛研讨环节,40余位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政治传播、大变局时代的国际政治传播、历史与比较视野中的政治传播、媒介技术演进与政治传播现代化、政治传播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创建于2015年,目前已举办五届。论坛始终秉持“搭建中国政治传播研究高端学术平台”的初心砥砺前行,以学术论坛、论文辑刊等多种形式推进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形成,探讨政治传播研究的新问题、新趋向,助力中国政治传播研究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促进中国政治传播研究持续、健康、深入发展。该论坛备受学界业界关注,已成为中国政治传播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标志性学术品牌活动。

本届论坛有来自海内外8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13家学术期刊机构,100多位专家学者、业界精英和青年新锐与会。论坛还得到《现代传播》《现代出版》《国际新闻界》《南京社会科学》《行政论坛》《新闻与传播》《学术界》《青海社会科学》《新闻与传播评论》《党政研究》《山西师范大学学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等学术期刊和出版机构的大力支持。本届论坛还首次向社会公布了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宣传片《时间伟力 时代势能》。宣传片记述了五届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学术论坛、四十年中国政治传播研究、十五年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学科建制的过程,呈现与时代同频的中国政治传播研究与学科发展历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