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中非经贸合作和民生合作对接活动在长沙举行。三一重工、铁建重工、湖南建投等50家国内企业设置小型展台,展示核心产品和海外服务能力,涉及机械制造、能源电力、房建路桥、农业种业、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行业。
活动现场,非洲国家的嘉宾们在展台前驻足,了解情况、交换名片、探讨合作可能性。中非双方代表齐聚一堂,就经贸、文化、医疗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给湘非合作装上了“加速器”。
突尼斯共和国之声党总书记艾哈迈德·阿卡利姆接受采访时说:“中国是非洲国家的好伙伴,在很多方面都帮助非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我认为中国在工业和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有着世界领先的地位,期待在这些方面有更多的合作。”
肯尼亚嘉宾滕贝特·埃克萨打量着湖南享同实业有限公司展台的箱包,他说:“我喜欢这些行李箱,我会买一个回国。对我而言,中国的产品是最好的,我很喜欢!”
湖南粮油进出口集团展示了来自非洲的腰果、辣椒酱等。“中国企业在开拓非洲市场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不仅仅是给他们带来就业和收入,还要给非洲人民带去技术、市场思维和品牌渠道模式。”湖南粮油进出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晖表示。
该集团已在非洲布局多个重点农业合作项目,包括在卢旺达建立辣椒基地,从坦桑尼亚进口非转基因大豆、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在肯尼亚建设海外仓等。2024年,预计将从卢旺达进口1000万元辣椒。
在长沙的街头巷尾,你都能看到本土咖啡品牌“小咖主”的身影,杯中香气四溢的咖啡就来自万里之外的非洲。“通过中非经贸博览会的平台,我们结识了很多非洲的种植户以及相关合作组织,构建非洲的整个咖啡供应链体系。通过这一平台,我们将非洲很好的咖啡豆引入中国。”湖南小咖主咖啡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景建华说,“目前,非洲咖啡豆的用量占我们这个项目的70%。”
近年来,湘非经贸跨越山海,开启合作新篇章。2019年,中非经贸博览会落户湖南长沙。目前,这一盛会已举办三届,签约合作项目336个、金额533亿美元。2020年,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是湖南自贸试验区三大战略任务之一。今年6月13日,非洲经贸总部大厦在长沙启动使用,一个多月时间内,30余家对非经贸合作企业和商协会组织入驻项目一期。
“小咖主”正是湘非合作共赢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品牌已在华东、华南、华中多地开出数十家咖啡门店。非洲供应链的咖啡农也提升了收入,显著改善了生计。
近日,中国(湖南)第25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成功救治了一名女性患者。自1973年向塞拉利昂派出第一支援外医疗队以来,湖南援非医疗卫生合作已经走过51年。
中国的白衣天使也成为了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桥梁。塞内加尔爱国党全国政治局委员贝阿特丽丝·法耶就对中国援非医疗队印象深刻:“我们国家的乡村地区,有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的医疗健康是很成问题的。正是中国及时伸出援手,才让他们得到救治。”
目前,以湖南艾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本土医疗健康企业,正在与非洲进行合作。“我们正积极地在非洲主要市场建立办事处,希望能把中国大健康产业的产品带到非洲去,惠及当地的老百姓。”湖南艾臣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市场平台总经理龙小芳介绍。
在广袤非洲大地上,湖南与非洲建起了友谊的桥梁。湖南的杂交水稻、蔬菜种子在非洲落地生根,“湘字号”建筑企业、工程机械产品在当地的基建中大显身手。展望未来,非洲友人充满憧憬。非盟经社文理事会主席哈利德·布达利表示:“中非之间还有很多的合作空间,我们要加强沟通,加强交流,以满足中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