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第三届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华政论坛在华东政法大学举办

时间:2024-09-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查建国 陈炼 刘倩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 通讯员 刘倩)近日,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主办,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华政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举办。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教授致辞。开幕式由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阮博教授主持。

主旨发言阶段由《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主任来庆立主持。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余玉花认为,现代文明的建构离不开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传承和创新的原则。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思想理论战线》主编张明之教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术语演进和知识生产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基于中国道路的新诠释,不仅延续了全球现代化潮流,还打破了西方中心论调,赋予了现代化进程崭新内涵。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总编姜佑福研究员认为,从现代化与现代性概念的辩证视角出发是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涵的关键所在,亟须深入理解、总结经验、做好研究,系统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李春晖教授基于对民族地域特色的考量,认为要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理念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并对为何以及如何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进行了探究。

主题发言第一阶段由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刘迪主持。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亓光教授立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观视野,进一步围绕文化主体性的生成机理、问题指向以及实践进路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付科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凝结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前瞻思考和价值共识,系统阐发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则和中国方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速继明教授以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为切入点,围绕新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叶海涛教授深入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独特的价值内涵和深远影响。

主题发言第二阶段由《文汇报》理论评论部主任杨逸淇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邱仁富教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可从价值理念、价值规范和价值特质三个向度中把握。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教授强调,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要对其哲学基础、关键环节及文化要求进行审思。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志丹教授深入剖析了厘清“两个结合”意识形态创新规律的条件性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院长刘林教授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新视域”为主题,阐述了“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刻关系,并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全新视域具体表现在文化形态、文化内涵、文化使命三个层面。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勇教授强调,探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命题,需要从横向维度出发,即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深远意蕴,同时,还需从纵向维度进行考量,即将中国式现代化置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广阔背景下进行审视。

主题发言第三阶段由中共蚌埠市委党校副校长刘志军主持。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认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具体国情、西方式现代化的关系。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一玲表示,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核心要义,积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构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顺认为,营造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部舆论环境的紧迫性,同时深度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的现状,并进行了前瞻性思考。

主题发言第四阶段由《社会科学研究》杂志陈果编辑主持。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洋教授通过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在数智时代中面临的困境,对数智化时代背景下现代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探讨。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汪斌锋以马克思关于时间性的理论为切入点,从多个维度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结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邱杰认为,可以从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第二个结合”和“化学反应”,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个逻辑维度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主题发言第五阶段由《探索》杂志陈卓编辑主持。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刘海泉副教授深入探讨了国际话语权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外传播的必然性、面临困境及传播路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德成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涵盖了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内涵,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把握“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包炜唯物史观的框架下,深入剖析了新质生产力在何种意义上与高质量发展内在契合,如何发展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以及为何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三个核心命题。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龚剑通过围绕劳动过程的考察深入分析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形成,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现实价值。

主题发言第六阶段由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严宇鸣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伟从文化发展自主性规律、共生性规律以及时代性规律三个角度出发,强调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深化新时代文化建设规律的重要价值。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恩国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方位的高度、深度、广度。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弘路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分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解逻辑及建设路径,强调了透彻理解、深度把握和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的重要意义。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修明圆通过深度剖析“国强必霸”的历史宿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超越,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探寻近代大国兴衰规律过程中摒弃传统历史惯性思维的重要性。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吕伟松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话语体系的出场语境以及全球传播的可操作性角度分析,强调了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话语体系建构范畴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推动其全球传播的方法路径。

赵庆寺在总结发言中对与会专家学者们展现出的深刻批判精神和充沛学术热情作了肯定,并表达了未来能够继续加强学术交流的期望。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是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系列特色学术活动,有利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相关议题的学术交流,为服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