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哪吒2》爆火的跨学科启示

时间:2025-02-27 来源: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作者: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2月25日晚,湖南省社科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马上学习·青学青思”学术沙龙正式启航。围绕动漫电影《哪吒2》爆火现象,院(中心)30多位青年学者从传统文化、法治观、新质生产力、产业生态、产业政策、人才成长、文化话语权等方面进行交流分享。院(中心)党组成员、副院长(副主任)汤建军、潘小刚出席并点评。

1234.jpg

此次活动由机关党委、科研部与团委主办,文学研究所党支部承办。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王瑞瑞作开场发言,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启民主持,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杨顺顺作嘉宾发言,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周静作学术总结。

历史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兴山、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伟、学术期刊部副研究员段泽孝、学术期刊部助理研究员杨霖雨、产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林杰辉、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新发等青年学者作主题发言。文学研究所刘芳、历史文化研究所杨琳等青年学者在自由讨论环节发言。

潘小刚点评时表示,这次研讨主题鲜明、气氛热烈,准备充分、观点新颖,展现了院(中心)青年学者的专业水平和风采,为“马上学习·青学青思”学术沙龙开了个好头。

汤建军点评时指出,《哪吒2》的火爆是中国传统文化IP崛起的缩影。社科青年要学习“饺子”精益求精、敢创敢拼、执着钻研的精神,努力淬炼自己的学术“混元珠”,在各自的领域找准定位、打开新天地。

历史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杨兴山:《哪吒之魔童闹海》开启了中国电影业的新纪元,足以载入中国电影史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匠心打磨与情感共鸣是其成功的内在逻辑,制作团队五年磨一剑、精工出细活,在情节设计上突显东方表达,沉浸式展演了东方美学与叙事逻辑。产业生态的全面托举是其成功的外在推动力量,国家对国产动画的扶持政策与产业链的协同推广,共同构建了影片成功的生态基础。未来,我们期待更多中国电影以品质为舟、以创新为帆,驶向全球市场的星辰大海。

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伟:可以从道教的神仙谱系、丹鼎符咒之术、道教建筑和唐代道教文化四个方面,对《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中的道教文化因素进行解析。《哪吒2》通过对道教文化的化用,蹚出了一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子。从对道教文化的延续看,《哪吒2》中的阐教最高领袖元始天尊与道教的三清道祖之一元始天尊同名;玉虚宫在现实中的确存在,是目前现存最大的道观;魔丸、灵珠由天地之气化成,符合道教关于宇宙由阴阳二气构成的观点。哪吒的天生神力,即宇宙本身的力量。从创新的角度看,《哪吒2》对太乙真人的角色进行大胆创新,使得这个形象更为立体、饱满,接地气,有戏谑感;剧中对鹤童、鹿童进行形象改造,为道教文化的瑞兽赋予了新的内涵……总之,《哪吒2》的成功,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学术期刊部副研究员段泽孝:天庭以“律令”镇压龙族,犹如专制法权与程序暴政,呼应“恶法非法”的命题。中国古代“法不仁不可为法”的思想及当代“德法兼治”实践,均强调实质正义对形式法治的超越。混元珠消解神魔二元对立,类似我国法治实践追求法理与民本价值的融合,打破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式,促进程序与结果兼备的实质正义。我们历史上有丰富的法治资源,也有生动的司法实践。我们不能做西方法治的复印机,而应成为五千年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大熔炉。

学术期刊部助理研究员杨霖雨:《哪吒之魔童闹海》通过文化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双向赋能,实现技术破圈、青年破局、产业破界。新质生产力赋能电影创作,高科技让神话故事以更绚丽的方式跃入观众眼前,“饺子”团队助力中国动画行业技术共享与深度合作,对新质生产力进行技术反哺,实现从“手绘神话”到“数字造神”的破界;新质生产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发展土壤,青年团队为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从“草根团队”到“国漫标杆”破局;新质生产力通过高新技术手段、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产业链布局驱动《哪吒之魔童闹海》文化产业的全链升级,“哪吒”IP带动周边产品热卖、相关景点热闹、动漫影视股票回暖,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整合效能,实现从“票房电影”到“文化生态”的破圈。

产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林杰辉:可以从《哪吒之魔童闹海》获得青年人才成长的三点感悟。一是内驱力很重要。饺子导演的成功启示我们,在热爱与兴趣面前,其他不值一提。二是青年人要有朝气、勇气和自信,培塑“是魔是仙自己说了算”的实力与底气。三是不断动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AI时代,独立思考、判断力更为重要,要在变化的世界中提升发现并解决真问题的能力。

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新发:《哪吒之魔童闹海》创新性地演绎传统神话,将哪吒塑造成具有现代精神的“魔童”形象,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精髓,又赋予其时代内涵,展示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同时,其在动画技术上的突破,如自主研发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不仅提升了视觉效果,也树立了新的技术标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影片的成功还体现了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的结合,通过多渠道传播和立体化营销,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成功表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需要在传承中创新,以技术支撑和全球叙事为手段,构建完整的文化生态,同时保持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为中国提升国际文化话语权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

“马上学习·青学青思”是院(中心)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特色举措,将成为院(中心)青年学者学习理论、交流思想、锤炼本领的重要载体。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