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周湘智:跑成“泥腿子”才能提出“金点子”

时间:2019-04-01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周湘智

咨政文本写作是智库活动的主要形态。智库咨政文本书写能力的养成是个人素质、主体实践、外部环境和制度设计等内外部因素相互联动、综合塑造的结果,但内因是关键。从主观层面而言,咨政文本书写能力养成有以下八条绕不开的路径。

一是深入调研。智库咨政文本的书写能力最终要体现到成果上,成果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研的深度、广度与力度。咨政研究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研究主要从问题中来,而问题主要从调研中来,只有跑成“泥腿子”才能提出“金点子”,才能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应着手建立基层调研基地和固定观测点,组建覆盖面广、稳定运行的调研网络,形成先调研后建言的咨政文化,深入基层一线做长时段的跟踪调查、大样本的定点调查、深层次的挖掘调查、个案法的惯行调查、综合性的比较调查,写出具有筋骨、温度、生气的时代策论。

二是升级方法。智库咨政文本事关宏观战略与政策走向,具有不可逆性。专家学者在服务党委政府决策中,务必保持敬畏,以对后果、将来以及声誉负责的态度严肃对待。现代决策已进入数据决策、精密决策、科学决策时代,很多决策需要以数据统计和相关性分析为基础依据。特别是,专家学者应善用大数据、计量统计分析、原理定律、科学模型等政策分析工具,不断提高咨政文本书写的现代方法运用能力与智库成果的可靠性。

三是换位思考。智库咨政文本书写的过程是说服决策者、影响决策者、满足决策者期待的过程。提升咨政文本书写能力,进而提高咨政文本的到达率、阅读率与点赞率,一个重要能力就是写作过程中的场景代入能力。场景代入能力的核心是靠形成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习惯。在书写过程中,一方面要有将自己想象成向决策者当面建言的场景代入,一方面要有将自己想象成阅读咨政文本的决策者的场景代入,以此反观咨政文本的选题视角、谋篇布局与行文手法。

四是持续累积。经年累月的持续累积,尤其是对咨政文本重要案例、典范文章、成熟框架、经典词句等素材的用心积累,才能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是掌握咨政文本写作要领的重要方法。

五是善于转化。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为转化的。高水平的智库研究必须以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作为支撑。应将专业研究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连接,基于专业研究做智库研究,善于从研究成果中二次开发出智库成果,实现“一鱼多吃”。

六是熟稔时事。决策咨询是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参谋的智力活动。这一性质决定了研究必须聚焦发展重点、社会难点、民生热点,才能具有研究的意义,才能体现咨询价值。唯有日常密切关注时事动态、国情世情,才能准确把握发展重点、社会难点与民生热点,才能第一时间了解政策进展与决策动向,才能更好把握选题与报送时机。

七是全心投入。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注重研究的理论取向,应用取向的智库咨政文本写作对大多数专家学者来说相对生疏。作为与学术论文写作有迥异差别的咨政文本范式,应掌握其要领必有一个先求其形,再求其正,心慕手追,日进为功的过程,需要具有较强的忍耐力与克制精神,具有如临大敌、如履薄冰、如痴如醉的奋斗态度,秉持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


八是快速反应。智库研究的时效性很强。智库咨政文本书写能力的高低不仅表现在研究成果的质量上,而且表现在出成果的速度上。在智库研究与咨政决策的重大事件、议题、需求面前,社科工作者应努力做到不推任务、不省程序、不降标准、不拖时间,迅速动员与整合力量,第一时间开展研究、第一时间拿出成果、第一时间送上决策者案头,避免错过最佳时机,失去应用价值。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智库办主任、湖南省智库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