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林坚:智库建设对学术界的意义略论

时间:2015-12-04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林坚

学术界存在成果转化难和“人才天花板”现象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具有复杂性、个性化、作用的间接性、效果检验的长期性等特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耦合机制是指社会科学成果与领导、决策、管理及生产领域或社会科学群体与领导、决策、管理群体的相互依赖、相互结合和交叉作用、互利共生的趋势与方式。目前,学界关注科研成果转化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忽略了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研究。在国家政策环境方面,也没有对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人们印象中,学术界往往高高在上、似乎不食人间烟火,忙于寻章摘句、引经据典,为了“纯粹的学术”皓首穷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国是民瘼不闻不问,或注释经典,或吟花弄月,过着清高孤僻、与世隔绝的生活。其实,这是传统文人的形象。现代学术更强调经世济用,资政启民,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当前,学者的地位由同行认定,其研究成果的价值也多由学术界同行评议确定,圈外人难有发言权。而现代学术评价除了看其学术价值、学术影响外,也要看其社会效益、对公众的影响。当然,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基础理论研究以主攻学科领域前沿、探索创新知识、创建新理论为追求目标,评价基础性研究的主要标准是学术性和创新性。应用研究是运用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评价应用性研究的主要标准是其实际应用价值、能否为决策层所采用、能否在实际生活中“管用”。

传统学术界往往存在着高原、高峰,许多人穷其一生也难以逾越,只能对前辈、先哲的著述进行诠释、解读,这就是“我注六经”。也有人借古喻今,借他人之口,浇自己心中之块垒,即所谓“六经注我”。当然,除了“照着说”“接着说”“对着说”之外,更重要的是“自己说”、“说自己”,即言人所未言,发出自己的声音。

实际状况是,在传统学术界存在着“人才天花板”现象,就是在所研究领域很难超过先贤,如有学者言:“凡是值得说的都已有人说过,凡是不值得说的就不必说。”在一些学科领域,的确难再有重大发现和发明,很难再有突破性的成就,就是遇到了“天花板”。那么,如何冲破“天花板”,让人才找到用武之地?笔者认为,智库建设可以提供这样的阵地。

中国智库高标准建设的要求

什么是智库?智库来源于英文的Think Tank,即“思想库”,指以政策研究为己任、以影响公共政策和舆论为目的的研究机构。智库在社会治理科学化的过程中生成,是在公共政策成为基本的社会治理工具的条件下产生的,独立于政府开展政策分析和政策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机构。“智”包括智慧、智力、智能,突出思想智慧,体现思想闪光;“库”是库存、储存,预先有很多的准备,需要什么就可以供给,是思想库、资源库。智库以国家的公共政策和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决策咨询为服务的目标。智库是人的智慧的集中,是社会需要的智慧。社会智库应该是有智慧的人的思想碰撞的结果,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一些人的理论、智力的碰撞。思想库在现代决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改进决策为目标,由多学科的研究人员构成,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及手段,具有相对独立性、客观性和创造性。质量、独立性和影响力是智库的核心。

按照2015年发布的中国智库研究发展的指导意见,智库大体上分为(1)党政部门的智库;(2)党校、行政学院、社科院智库;(3)高等院校智库;(4)科研院所智库;(5)企业智库;(6)社会(民间)智库。有人把智库分为官方智库、大学智库和民间智库三种,也有人将其分为思想型智库和政策型智库两种。

党政部门的智库多脱胎于政策研究机构。党校、行政学院、社科院、高校和科研院所本身并不是智库,但可以利用其力量建设智库。社会智库通过民营的方式来建立,有企业法人也有社团法人,也有民办非企业法人,名称一般叫做研究院、研究所或者某某智库,或者是某某咨询公司。

中国智库的数量从2009年在全球排第12位,现已跃居第2位。但中国智库影响力与欧美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习近平多次指出要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这向我们指明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即智库建设要重“质”而不是重“量”,重视系统服务而不只是内容服务,切实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智库建设以及智库的研究成果对于公共部门的决策有着直接而广泛的影响,还可以推进使政策执行科学化。

智库建设的要求可以概括为智慧性、独立性、战略性、前瞻性、创新性、系统性、可靠性、可行性。这几个建设特征可以做如下具体解释:

智慧性——智库拥有智力资本,具有智慧、智力、智能,能够提供思想、凝聚智慧、资政启民,这是智库的核心竞争力。

独立性——智库要有独立性,独立自主地提出问题,自我出题,建言献策,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智库要在决策前参与,而不是对政策进行诠释,要允许智库有多种声音,允许智库用多种渠道发声。

战略性——智库所研究的问题多是重大战略性问题,对全局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要谋大势、识大局、观大略、成大事。

前瞻性——智库一定要有长远目光,高瞻远瞩,预先研究,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和信息库存,提前设想所有的可能,并提出应对方案。

创新性——创新是智库的生命。智库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它的质量和影响力,创新的内容、形式、传播途径和成效是衡量智库的品质、品位的重要尺度。

系统性——智库是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各要素、结构相互作用,发挥总体功能;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可靠性——智库本身要可靠,成果也要可靠、可信,即“靠得住”、“信得过”,有真实的数据、信息为依据,而且经得起检验。

可行性——智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现实性,即“用得上”、“管用”,能获得最好的成效、实现最大的价值。

智库为学术成果转化、人才成长提供阵地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为宗旨,致力于提高国家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为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服务,为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开拓思想市场,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启迪民间智慧,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

智库建设需要把学术成果转化为政策依据。必须转变观念,在评价机制上,对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可以逐渐尝试社会效益评价与历史评价;在激励机制上,对科研成果转化各个环节的参与者进行奖励以及改变以往政策导向,加强高校对应用科研成果的研究;在保障机制上,通过制定各项政策法规,政府加强资金投入,保护科研成果转化参与者的各项权益,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参与者的积极性,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

从认识社会到改造社会,即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完全与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从自然科学到生产技术一样,要形成三个层次,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也就是建立理论模型,拟订方针政策,制定操作法规,把社会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社会技术,即改造社会的工程技术。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但其科研成果能够直接作用于经济建设的并不多见。对于多数成果而言,很难产生直接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需要逐渐使社会主体接受研究成果的影响或运用研究成果进行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咨询等活动,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间接影响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应当鼓励项目制的研究,提升研究成果直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政府部门切忌采取短视行为,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稳步推进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转化。

推进学术成果转化需要专门的人才。这方面需要的就是智库人才。智库所需要的研究人才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也不是社会科学家,而是专门的公共政策技术人才。能够承担智库研究的人才,不是传统的纯学术理论研究人员,而是既具有一定的专业学养,又有宽厚的知识背景,了解政策需求,善于独立思考、系统分析,能够根据需要承接并完成智库研究任务的学者。

智库研究人才主要是政策专家,首先须具备深厚的研究功底,在某一领域卓有建树;其次,要具有政治敏锐性和超前的思维能力,要对国家战略和现实状况有充分的了解,还要有快速的政策反应能力;最后,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善于把学术化、复杂的问题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够以入木三分的方式让决策层理解和接受,能够深入浅出地对媒体和公众进行思想传播。

智库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要具有战略思维能力,眼界开阔、思想敏锐、逻辑缜密、反应快捷、谨言慎行、敢于担当、善尽言责,能够为政策制定建言献策、为实现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最大化做出贡献。

可以说,智库建设为学术成果转化、人才成长提供了重要阵地。


(来源: 《国家治理》周刊,2015年12月2日;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