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郭锦辉:心怀“国之大者”高水平智库赋能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9-04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郭锦辉 王小霞 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进入快车道。数据显示,中国智库机构数量从2013年的400家左右迅速增长到2020年的近1500家,居全球第二位。各类智库蓬勃发展,在服务中央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应以提升服务决策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智库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取得新成就。

胸怀“国之大者”智库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近十年来,我先后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工作。我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平时的政策研究工作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联系日益紧密。我们坚持把高质量服务中央决策放在主责主业位置上,时刻关注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努力做到胸怀‘国之大者’。”谈及多年来的研究感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李佐军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以国家高端智库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着力在重大问题研究上下功夫,努力提出具有前瞻性、有参考价值的决策咨询建议和意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的区域重大战略之一。建好大湾区,关键在创新。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首席专家陈广汉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作为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我们近些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产业发展、人才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例如,如何推动粤港澳三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便捷地流动;如何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如何更好促进粤港澳科技创新产业及平台合作发展等。有的研究成果以论文、著作的形式发表,有的则形成了政策建议,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3年挂牌以来,吹皱了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一池春水。2014年,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室的沈玉良研究团队作为第三方评估单位,对上海自贸试验区一周年的运行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来这些成果被相关部门采纳。

“十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综合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各类智库立足自身定位,努力发挥特长和优势,积极展开智库间交流协作,自觉、主动、更加聚焦服务于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需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徐东良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例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问题开展研究方面,在“一带一路”倡议、供给侧改革、“十四五”规划、设立亚投行、RCEP谈判、中美贸易摩擦策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议题上,各类智库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在方案设计与完善、政策实施评估等方面积极建言咨政。

各类智库的研究人员通过公开发表理论文章、举办论坛讲座等形式,对党中央的重要文件、《政府工作报告》、国家部委发布的文件等开展政策解读,充分发挥重要舆论引导、启迪民智的作用,增强社会公众的政策认知,促进党和国家的决策被正确理解和执行。

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类智库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牵头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和对话机制,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军事科学院主办的北京香山论坛等。

聚智聚力

持续提升服务决策能力

“长期跟踪研究,就会比较熟悉这个领域,研究会比较深入、具体而且持续。”近些年来,李佐军带领的研究团队对深圳市大鹏新区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浙江省丽水市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跟踪研究了很长时间,总结的经验对全国其他地方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立足所长,坚持对某个领域进行长期关注和持续研究,受到不少国家高端智库的重视。例如,沈玉良研究团队从2015年开始就对特殊物品的进出境进行跟踪研究,同时还对数字经济、生物制药等自贸试验区中的重点问题进行长期调研。沈玉良深有体会地说:“只有在长期调研和跟踪研究中找问题、找资料、找国外监管经验等,才能提出好的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加快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不断创新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以适应服务决策咨询的要求和解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瓶颈的需要。

陈广汉研究团队的做法是:“在每一次确定重大课题前,我们的研究团队都要到政府部门、企业、学术机构等进行交流和探讨。选题确定后,我们在独立自主研究的基础上,也会听取他们的意见,让研究最终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并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根据李佐军的观察,十年来,在立足本部门优势领域做深度研究的同时,跨领域、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也越来越多;国际化的协作研究越来越深入;针对某一领域或者同一个地方的持续跟踪研究越来越多;运用大数据、网络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越来越多。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诸多矛盾叠加、风险挑战显著增多,迫切需要新思路、新方法应对新形势、新问题。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面临更加广阔的新时代机遇。进一步提升服务决策能力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首要任务。

李佐军认为,要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选好为决策咨询服务的研究题目;提高智库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加强理论创新;加强统计分析、大数据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等实证研究;积极培养一流智库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加强智库内部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之间的协作以及与其他智库、企业、社会组织的沟通协作;提高智库的数智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

徐东良建议,牢牢把握智库服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的根本定位,建立健全科学的智库评价体系引导智库能力建设,多措并举引导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做好长期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要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不断改进智库成果质量,引导各类智库夯实基础能力。鼓励智库加快完善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经费筹集和使用,以及研究组织模式等。

在沈玉良看来,要聚焦困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解放思想,破题开路;形成更加专业化的队伍,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让高端人才在智库和更加广泛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加强调研,在实践中加强对经济和政策的理解。

“高校智库的不少研究成果未来须将学术追求与现实关切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研究与现实之间的联系。”陈广汉建议,在人才培养上,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旋转门”机制,推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大学智库等人才跨部门流动,形成良好的智库人才格局,为智库人才管理和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提升服务中央决策咨询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