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郑海兵:推进党校(行政学院)智库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10-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郑海兵

党校(行政学院)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的重要构成力量,是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阵地,为治国理政贡献着党校智慧。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智库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党校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的明确要求,聚焦职责使命,立足独特优势,坚持靶向发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独特优势

  党校(行政学院)具有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的历史传统,其智库在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承担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第一,平台资源优势。党校(行政学院)是党委的重要部门,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与党和政府各部门有着紧密联系。历经长期发展与建设,目前已形成包括中央党校、40多所省级和副省级党校、360多所市地级党校、近2500所县级党校、国有企业党校和重要党政军机关党校在内的遍布全国、从上至下的党校系统。这样的平台资源使党校(行政学院)智库,一方面可以迅捷地获取政策信息,在与决策机构的密切接触中,及时准确地掌握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新变化、新部署,保持智库研究的敏锐度;另一方面可以便利地开展实证调查,在“走出去”和“沉下去”的社会调研中,贴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了解政府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提升智库研究的精准度。

  第二,学科体系优势。党校(行政学院)已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力量雄厚的学科体系。在学科布局上,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党建等传统优势学科,又大力发展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重点学科;在学科队伍上,培育出一大批政治素质强、理论功底深、社会知名度高的学科带头人和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者。这样的学科体系有助于提升党校(行政学院)智库研究的理论高度,确保党校(行政学院)智库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及时提出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对策建议,回应实践之需、回答人民之问,破除干扰和束缚中国发展的错误观念和思想枷锁,不断提升理论创新力和思想引领力。

  第三,传播渠道优势。党校(行政学院)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具有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一是通过报送内参将重要智库研究成果直接送达决策层。例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有《思想理论内参》和《研究报告》,福建省委党校有《决策参考》等。二是通过党校主办的报刊将智库研究成果向社会广泛传播。例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办的《学习时报》《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科学社会主义》、省市党校主办的《理论学刊》《行政论坛》《理论与改革》等报刊都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三是通过党校课堂将智库研究成果向学员传播。党校学员包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理论宣传骨干、高层次人才等,他们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通过党校主体班次教学,智库研究成果能够以最直接的途径向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传播。总之,这样的传播渠道可以使党校(行政学院)智库的研究成果广泛、快速、有效地传播出去,充分发挥智库阐述党的理论、引导主流思想价值、凝聚社会正能量的舆论引导作用。

  锚定着力点

  党校(行政学院)智库要充分运用自身资源,发挥好自身优势,推进高质量发展。

  第一,推动开放合作,提高智库协同攻关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坚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不断提高智库研究的针对性、创新性和实效性。为此,党校(行政学院)智库要注意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智库间协调联动。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联合课题、构建共享信息库、组织联合调研、举办联席会议等方式,加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内各智库之间的实质性合作,整合优化党校系统内部资源,以协调联动发挥优势、补足短板,形成“1+1>2”的强大效应。二是加强与党政部门的对接合作。推动党校(行政学院)智库积极参加党委、政府组织的座谈会、论证会、咨询会、听证会和项目评审工作,主动承接党委、政府委托课题,建立常态化调研基地,实现党校(行政学院)智库与党政部门互动合作的制度化、常态化。三是加强与系统外部智库交流互鉴。党校(行政学院)智库要秉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态度,打破领域、性质和部门等界限,积极开展与其他各类智库之间的对话交流,分享各自的信息和经验,鼓励开展跨界和交叉研究,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为推进自身发展提供丰厚给养、营造良好氛围。

  第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智库核心竞争力。人才是智库发展的根本,有什么样的人才队伍,就有什么样的智库未来。为此,党校(行政学院)智库要在人才吸纳、培养和激励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广纳各方贤才。既要用好党校系统内部的师资力量,又要充分开发优质学员资源,还要加大柔性引进系统外专家的力度,打造一支专职与兼职结合、专家学者与领导干部并有的高水平智库人才队伍。二是培养后备人才。实行人才培养导师制,充分发挥高层次专家“传帮带”作用;分批分期开展集中培训和学术交流,以此帮助后备人才了解前沿问题、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业务能力;选派中青年骨干到基层挂职锻炼,增强对国情、民情的认识,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三是完善激励机制。以高质量为导向,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任、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经费分配的重要依据,进而激发智库人才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拓宽传播渠道,提高智库舆论引领力。智库既是思想产品的创造者也是传播者,肩负着壮大主流舆论、凝聚社会共识、集聚推动发展正能量的舆论引导职责。党校(行政学院)智库在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时具有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优势条件,但还要深入挖掘这些“富矿”,把优势条件开发好、使用好。一是强化传统传播渠道的整合与利用。加强党校(行政学院)报刊建设,多刊发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反映实践前沿鲜活经验、破解改革发展现实难题的优质作品,彰显其在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上的鲜明特色;加快智库成果传播与校内教学资源整合,将一些重要的智库研究成果直接引入课堂,在教学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咨政建议、倾听学员意见,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和裂变力。二是加强互联网新渠道开发建设。探索搭建党校(行政学院)智库的互联网传播矩阵,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将其打造成智库信息发布和相关问题收集、交流、反馈的集成体;打造移动端信息平台,通过手机客户端使公众便捷、及时地获取智库信息;加强社交媒体建设,着力打造专属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短视频账号等,通过提供社交媒体服务来缩短党校(行政学院)智库与社会大众的距离。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省情研究中心)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