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陈先春:学者调研如何有效赋能?

时间:2023-07-20 来源:浙江社科 作者:陈先春

调研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

今年年初,浙江省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到这一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重要内容,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带着问题去调研,又通过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亦是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每个问题只要已成为现实的问题,就能得到答案”。

历史上,任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和思想体系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对时代提出的重大而迫切的问题的现实关怀和科学回答中提出的。对学者来说,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主要不是来自于抽象的概念体系或理论层面,而是直接源自于现实的感性经验和社会一线。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谓是道尽了千年来中国学者的学术抱负和理想追求,绝非单纯停留在抽象书斋之中苦思冥想就可以完成的。在这方面,学术史上的“魁阁时代”可以给我们诸多启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吴文藻、费孝通、许烺光、陶云逵等一批学者齐聚云南,在边疆开创了中国社会学,铸就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魁阁时代”,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魁阁学人始终把自己的学术研究融入时代之中,践行“普天之下处处是田野”的研究理念,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那个时代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它留下的大批学术精品和魁阁精神却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在时代激荡下焕发生机与活力。

调查研究也是我们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在江西寻乌进行社会调查时,创作了闪耀着唯实求真精神的经典之作《寻乌调查》。也就是在作寻乌调查期间,毛泽东于1930年5月写下了《调查工作》一文,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其中最著名的是“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在它的先头”等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详细资料,从正定到厦门、宁德,从福建、浙江、上海到中央,他都能从调研中发现问题、总结情况、寻求规律,在调研中孕育新思想、谋划新战略、形成新措施。党的十八大之后,就把改进调查研究作为中央八项规定的第一条。新近出版的《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调查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工作中身体力行不断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为全党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树立了光辉典范。

早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就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他以为,作为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就要像陈云同志说的那样,90%的时间要用来调查研究,10%的时间用来作决策。他多次说,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这不是一句空话,他自己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从2002年10月习书记到浙江,到2003年7月10日他完整提出“八八战略”,这其中,习书记到各地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时间是61天,占工作日的32.6%。到2004年初,他的足迹已经遍及浙江的各个县(区、市),有些地方还去了多次。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搜尽奇峰打草稿,这只是第一步,即从感性经验层面把握现实问题;第二步是要实现对调研问题的学理构建。需要寻找特定恰当的理论范畴与概念对问题进行剖析,将生活经验中的问题通过主体的理性思考转化为具有学术价值的问题,解读问题背后所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进而形成相应的学理构建和理论话语。

马克思阐述过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就意味着,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并不是人们头脑中的纯粹思维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现实的实践过程。

真正的学问既需要严密的逻辑论证,需要以耐心细致的调查材料来支撑和佐证,更需要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去感知和体验,处处留心皆学问。没有对生活的认知、对社会的调查、对现实的观照,我们的研究可能会被各种先验观念引入歧途,可能会空心化、概念化,仅仅追求逻辑自洽而裁剪社会现实。近年来,有些学者的知识生产出现了不分情况、不分场合过度使用数学的现象,追求复杂甚至冗余的数学模型的倾向越来越远离大众的经验生活,不是以问题为导向,而是以技术为导向,忽视了思想、观点和见解,丧失了对现实的介入能力和想象力。或者是单纯照搬西式话语,造成理论阐释、关照现实的“水土不服”与理论“肌无力”。

学术乃社会公器,它隐含着价值承诺和社会责任。学术研究不能只求自娱自乐,而应具有民胞物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学以化人、学以致用、学以济世。我们确实需要部分学者潜心书斋、仰望星空,但同样需要更多人脚踏实地、直面现实,回应重大关切。即使是一些“冷门绝学”,也只有怀抱深刻的社会关怀,具有更多的同理心和共情心,才能成就伟大的作品。

可以说,能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既是学术研究的肇端,也是学养高低的表现。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怎样才能深入生产生活一线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习近平同志2003年2月25日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开篇之作《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调查研究的“五字诀”。“深”,就是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到田间地头去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实”,就是作风要实,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细”,就是要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掌握全面情况。“准”,就是要善于分析矛盾、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的东西。“效”,就是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办法,做到出实招,见实效。

调研对象的广泛性。习近平同志在调查研究时,做到点面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既到基层调研,又到机关调研;既调研群众,又调研干部;既解剖典型、又了解全局;既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又到困难群众较多、情况复杂和矛盾尖锐的地方进行调研。而且调研的重点往往放在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特别困难的地方。由于现实社会生活复杂多变的特点,横看成峰侧成岭,常常是真假难辨,或者是事物的真相往往掩盖在人们不太注意的细节中,于细微处见真实。所以,调查研究的真功夫在于,千方百计地排除假象,寻求事物的真相,这就要提高调查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调研内容的时效性。对于多数调研成果而言,只有“文当其时”,才能“一字千金”;只有“生逢其时”,才能“谋当其用”。只有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紧密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痛点堵点问题,聚焦社会大众关心关注关切的问题,做到什么问题突出就研究什么问题,社会大众关心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问题,才能体现“文章合为时而著”的时效与功用,让哲学社会科学与时代真正肝胆相照。同时,视野上必须宽广开阔,既要预见潮流和大势所趋,又能看到“风起于青萍之末”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调研方法的多样性。习近平同志早在2003年2月10日的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就指出,在调研方法上要多样化,一种方法不如几种方法好。他开展调查研究时,除了继承过去调查研究的好方法,还提倡结合新的学科理论、新的调研方法、新的调研工具等进行调研。运用多种调研方法,主要目的是不能停留在“是什么”,更是要通过不同方法来精准获取信息、分析数字,去研究背后的“为什么”、“怎么办”。

调研成果的有效性。习近平同志要求每次调研都要有明确的主题。他曾说:调研选题就像搞科研,选题选好了就向成功走出了一半。在调研中,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精心分析和研究,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症结所在,反映事物的全貌和特征,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和途径。在调研基础上形成建议时,必须兼顾需要和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作者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陈先春)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