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荆林波: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的异同

时间:2024-05-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荆林波

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形式,学术研究是基础,智库研究是结果。二者既有联系,又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第一,学术研究和智库研究的进入门槛不同。学术研究的门槛考察进入者的受教育程度、接受专业学术训练的程度等,智库研究的门槛在于进入者的政策研判能力、与决策部门的熟悉程度等。就学术研究而言,一般通过专业的学习可以达到一定专业水平并获得学历,达到进入门槛。智库研究的进入者一般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部门人员通过“旋转门”进入智库,一种是相关专业人员通过智库招募考核进入智库。第二种类型的进入者往往需要一定时间的磨练才能成为合格的智库研究人员。

  第二,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学术研究是研究者从自身角度出发,发现并研究学术问题的过程。这个学术问题可能与现实联系紧密,也可能与当下的现实联系不那么紧密。比如,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研究者可以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视角,研究三地商贸物流产业的协同发展,从时空差异进行动态分析,做成学术论文。而对于智库研究则有所不同,它的出发点一定是决策者,想决策者所想、解决策者之急,它不要求研究者面面俱到,而是直奔主题、解决问题。

  第三,学术研究和智库研究的范式不同。学术研究重在学理探讨,智库研究重在咨政建言;学术研究重视问题的来龙去脉、学术溯源、前人研究的梳理;智库研究重视问题导向,着眼现实问题,关键是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比如,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选题,如果做学术研究,则需要从界定市场概念入手,做文献综述,然后提出研究的思路,采取相关的研究路径,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如果做智库对策报告,那么就需要直面问题所在,剖析成因、提出对策。

  第四,范式差异导致学术论文的撰写与智库对策报告写作要求不同。近年来,国家整顿滥发期刊论文乱象,现在正规的学术期刊要求三版起发,所以一般学术论文要求字数至少5000字,核心期刊的论文字数一般在8000字到15000字,权威期刊和顶级期刊的字数在15000字左右,甚至有的权威期刊把论文字数的门槛设定至少25000字。相比之下,智库对策报告则需要短小精悍,3000字为宜。

  第五,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的时效性不同。以课题为组织形式的学术研究,一般研究周期在数个月到数年,周期相对较长。以发表期刊论文为主要成果形式的学术研究,一般周期至少在数个月;以学位论文为目标的学术研究,其周期更是在2年以上。智库研究则截然不同,它有明显的时效性,一般要求一周左右,甚至要求一天之内完成。

  第六,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的组织形式不同。学术研究多数情况下是研究者独立完成为主,辅以导师指导、课题组内集体讨论。智库研究则更多地需要集体讨论,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第七,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的评价机制不同。学术研究的评价是按照其成果类型进行对应的评价。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乱象。2020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明确“不得简单以刊物、头衔、荣誉、资历等判断论文质量”等10个“不得”的底线要求。目前,虽然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倡导的AMI综合评价中首次提出“以文评刊”,引领风气,但是全社会仍然存在着“以刊评文”的顽瘴痼疾。在智库评价方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创建了包括吸引力—管理力—影响力三个一级指标的AMI综合评价体系,在2021年获评国家标准,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获得了众多机构的好评。目前,我国智库研究与评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基础学术研究,导致智库研究缺乏坚实支撑;智库简单地以领导批示作为决策影响力;智库以哗众取宠的方式追求媒体曝光以提升社会影响力;智库在国际交流方面存在流于形式、缺乏深入互动的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存在众多不同,但也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研究者需要在两种研究中寻找到自己的平衡点,更好地发挥特长,实现自我突破。尤其是对于青年的研究学者而言,应当从学术研究入手,逐步找到智库研究的突破口,才能有所收获。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