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张春海:从科研角度改革项目管理机制

时间:2016-02-14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张春海

从科研角度改革项目管理机制

砍掉繁文缛节 释放学术活力

  “要加快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砍掉繁文缛节,让科技人员把更多精力用到研究上。”李克强总理1月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这一要求,契合科研项目管理新形势,引起学术界强烈反响。有学者表示,加快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机制、让学者将更多精力用在研究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触及到制约科研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这将有利于破解难题,释放活力。

  科研时间都去哪儿了?

  《意见》指出,允许科学家采用弹性工作方式从事科学研究,确保用于科研和学术的时间不少于工作时间的六分之五。

  这引起许多学者的共鸣。每到年终,学者常感叹,我的科研时间都去哪儿了?

  有关部门历来重视科研管理改革工作,科研机构、高校等的科研管理改革成果明显,已给广大科研人员减轻了相当大的负荷。不过,一些繁文缛节,让真正从事研究的学者难以轻装上阵,也让部分不务正业者有机可乘。“不是在参加评审,就是在参加评审的路上”、“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路上”等各种调侃,折射了时间被消耗于繁文缛节的无奈。

  对于一般科研人员来说,繁文缛节主要是项目的申报、审批和经费报销等。此外,各种学术活动的填报申请、人员接待与安排等,也会占去学者相当多的时间。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副院长张晓军称,为了举办和参加学术会议、国际交流访问等活动,科研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填写各类申请表以通过层层审批,还要忙于各种各级项目的申请,以及耗费精力处理各种关系等。

  项目经费报销,是学者普遍“头疼”且有怨言的问题之一。找票据,跑报销,为了几百块钱的报销跑上多少次,已非什么新鲜事。学者难免感叹,换位思考之下,财务人员照章办事没有错,但为何报销会成为令人疲于奔命的“关口”?

  多位长期驻扎乡村做调查研究的学者都经常碰到这类情况,调研基本上在农村,住宿、吃饭都没有票据,要报销很是麻烦。

繁文缛节从何而来

  制约科研工作的繁文缛节,各有不同,但本质上源自对学术规律、学术本位的背离。

  繁文缛节的产生,与科研活动组织及管理中,过度以行政思维规范科研行为不无关系。

  在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姜锡东看来,科研管理中各种繁文缛节的出现,源于一些规章制度从有利于管理的角度而不是有利于学术研究的角度着眼,所以,造成了本末倒置。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吕德文称,相关部门希望通过行政化、制度化的手段防范和制约可能出现的科研腐败,初衷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则会产生“副产品”:许多工作和责任将会转移到科研人员肩上。

  张晓军认为,以行政思维来组织和管理科研活动和资源,主要遵从行政管理的逻辑,当然会出现许多不符合科研规律的规则和程序。根本还是在于学术资源配置的问题。

  多位被访学者表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科研人员的智力贡献即学术成果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许可使用的项目经费,局限在物质耗费或有形耗费上,如购买书籍、办公用品,支付资料复印费、会议费、差旅费等;而对于科研人员为完成项目付出的智力投入,则未体现出相应的回报。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汪亭友称,特别是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的物质耗费或有形耗费,不同于理工科基金项目,数目往往并不大,又不能自由支付成员的科研报酬,因此报销就成了大问题。一些科研人员开展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受挫,失去了申报项目的兴趣。

 以管理创新促进学术活力

  砍掉繁文缛节,并不意味着弱化科研管理。规范、严格,仍是科研管理不可放松的目标。而对科研管理进行改革创新,可更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

  学者建议,在现行框架下,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应当在经费使用上进行调整和改革。将科研劳动报酬明确纳入经费的使用范围,且给予较高的比例。赋予创新型领军人才、课题组负责人等更大空间的人财物支配权。

  汪亭友表示,科研部门可在立项、中期检查、结项等环节设置经费的给付比例,同时严格立项和结项,加强中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可减扣、停拨经费甚至取消项目。同时,要完善公示制度,接受学界同仁和社会群众的监督。对于学术不端者等一经查实,立项部门要实行一票否决制,以利于净化学术环境和社会环境。

  “要真正让科研工作者把精力和心思放在研究上,需要改革学术资源配置,彻底规范资源配置中的决策机制,落实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由学者决定学术资源的配置,行政管理等部门则承担起创新服务的工作。”张晓军如此建议。

  姜锡东建议,在条件成熟的科研机构中,可设立代办人员或部门,集中处理经费报销等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他认为,归根结底要尊重学术规律,尊重学者的创造性劳动。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张春海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