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新形势下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5-10-03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洪艳丽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智库的作用日渐凸显,从国家或城市发展到政府能力建设,再到国际战略、地方决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智库不仅成为影响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软实力的重要尺度。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进展,我国各类智库也得到一定发展。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研究组”的《2012年全球智库年度报告》,我国智库从数量上讲已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但问题是,我国却没有一家智库能够进入综合影响力前十名。智库层次低,成果质量不高,影响力不强,战略谋划能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是时代的需求,是顺应中国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智库体系建设。

一、建立良好的智库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智库的互动合作机制。每个智库都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和拳头产品,再强大的智库也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在不同的决策环境下,智库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决策研究联盟,加强互动、合作与交流。甚至可以引进国外知名智库入驻我国,一方面与我国的智库开展合作研究,另一方面也展开竞争,最终达到开发和聚集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是健全智库人才管理机制。首先,拓宽人才选拨渠道,保证人才多样性。人是智库生存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我国选拔渠道主要是来自一些名牌大学刚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这个渠道相对智库的研究需要来说比较窄。智库研究往往跨学科,综合性强,并且研究人员的实践经验对政策建议的提出极为重要,智库人才选拔应更开放些,注重多样性,比如大学的知名学者和专家、企业界的精英、政府卸任的官员以及其他著名的智库的人才等。不同学科背景、学历、年龄结构、政治宗教信仰等优势个体合理配置可以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增强研究的客观性和创造性,为提高智库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建立人才培养交流机制。从各国智库发展的经验来看,高水平智库除了要有自身的核心团队之外,关键是建立专家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人力资源。这就需要有灵活的人才机制。现阶段中国智库人才引进和使用遇到的问题,大多与人才管理制度有一定关系。应建立公务员与智库人员之间身份转换的相关政策办法,公务员进入智库工作,公务员期间享受到的一些待遇和福利,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障金等,应该转化为一定的收入或资产随身份转换带走,以便于公务员与智库人员之间的身份转换。另外,应考虑安排一些智库人员到政府部门挂职,确定一定的任职年限,然后再回到智库工作;也可以考虑让智库人士到公益性质的社会团体及企业兼职,智库人士可通过兼职了解社会,准确了解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更好把握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

最后,改善待遇,稳定人才队伍。相对而言,我国的智库工作人员待遇较低,所以使得一些科研骨干和业务骨干流失较为严重。应该进一步改善待遇,按照研究职称给予科研启动经费支持,根据课题的类型给予相应的配套,重点扶持学科中的业务骨干,稳定智库人才队伍。

三是建立智库成果竞争机制。对于智库成果,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开展独立性、权威性的评估与认证,激励不同类型的智库在自身研究领域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也有利于在智库之间形成健康的竞争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提供充足的智库运转资金支持

作为智库来说,它本身是非营利性组织,其组织目标是为了政策研究和影响公共政策,而不是牟利。但资金是智库的“血液”,是智库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资金的筹集是智库的核心。目前,资金来源的局限性影响了智库研究的独立性。因此,如何扩大自己筹集的渠道,是智库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在政府给予的资金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渠道争取多种资金:

一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智库可销售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出版物销售、召开会议、提供课程培训来获取资金,另外,可通过向特定用户:政府和企业提供定制服务获得收入。同时,智库有时还通过信贷来开展一些核心项目的研究。

二是设立智库发展基金。智库发展要依靠大量社会资金的投入,社会资金投入智库发展要采取一定的形式。应允许智库设立发展基金,发起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原则上进入智库发展基金,基金应成立相应的董事会,由董事会决定资金的使用方式和规模,基金管理机构负责资金的管理。在管理上应给智库基金以更大的灵活性,允许委托投资机构管理基金,以获得更大收益,用于支持智库发展。

三是给予智库运营税收优惠。根据国外经验,应给以智库运营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对于捐资支持智库发展的企业和个人,无论是投入到智库发展基金中,或者是投入到智库项目研究中,所捐资金额应该列入抵扣所得税范围,以鼓励企业捐资支持智库发展;二是对智库为养活自己而开展经营性的咨询活动,应给予适当税收优惠。

三、提高智库国际化水平

全球化时代对智库建设提出国际化要求,国际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智库应对全球性问题和处置国际事务的能力。

一是研究视角国际化。在全球化时代,智库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是提升其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有关部门应在研究领域国际化、全球化下功夫,将部分智库侧重危机处理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在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在应付危机情境、揭示多重危机背后的隐秘症结,提出面对危机从管理迈向治理的发展战略等方面,开展全球性重大课题研究。

二是人才队伍国际化。秉承开放的、不分种族、用人唯贤的思想,为智库发展从国外引进高质量人才,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队伍。

三是交流方式国际化。中国智库应加强与国际智库学术交流,经常派专家互访,举办公开或内部专题报告会,就国际、地区和双边热点问题及时交流观点,联合开展涉及全球性重大问题的研究。

四、创造良好社会与舆论环境

宽松、自由的外部环境对智库发展至关重要。智库是政策思想的供给方,而政府、媒体和公众都是政策思想的需求方,当前各方对智库研究成果的需求十分旺盛,但仍需要各方共同为智库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才能推动智库提供更高水平、更有价值的政策思想。要取消对智库有形或无形的限制,只要不违反宪法和法律,智库可自由开展学术研究、自由进行学术交流、自由发表意见建议。不要将智库观点意识形态化,将智库批评政治化。作为政府与智库间的重要媒介,媒体在宣传报道时,要全面客观地反映智库的观点、评论和建议,特别是要平等对待民间智库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衡阳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