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周湘智:智库建设要处理好八个辩证关系

时间:2018-05-04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周湘智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突飞猛进。鉴于我国智库建设尚处于加速转型过程中,持续地学习与创新,及时地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与困惑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当前智库建设实践来看,主要有八个方面的辩证关系需要引起业界关注。

既要做好应用研究

又要做好基础研究

有人认为文史哲等基础研究与智库建设关系不大。事实上,历史是能够走进现实的,基础研究能够发挥重要经世致用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5·17”讲话中提到的诸多著作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又如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生态环境治理、“一带一路”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布局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还有我们平时讲到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质量的智库研究必须打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没有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智库研究。因此,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与学者要切实增强智库意识,充分挖掘自身智库功能,更加注重基础研究成果向智库成果的应用转化与二次开发,努力把研究实力变成智库能力。智库内部也要按照基础研究围绕智库研究进行、智库研究围绕决策问题进行的原则,做好研究力量的有机融合重组,实现学用相长、相得益彰。

既认识到智库重要性的提升

又认识到挑战的加大

中央已将智库建设置于增强国家软实力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但与此同时,智库自身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较之以前增多。

一是战略预测难度增加。战略预测是智库的核心能力,也是决策者最需要、最看中的一种能力,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涉及的变量和复杂性都急剧增加,精准的定量预测变得极为困难。二是运行成本抬升。当前智库运营所需的人财物成本快速增长,各种大数据购买与开发成本非常昂贵,往往令智库望而生畏却又不得不购置。三是竞争程度加深。智库不仅要与同业智库竞争,还要与咨询调查公司、国外智库机构竞争,未来甚至要与人工智能竞争。四是主管部门要求更高。党政主管部门普遍希望对智库的支持措施能够立竿见影,不少省份要求本省至少有一家智库进入国家高端智库行列,但要达成这些目标尚需过程。五是服务对象期望更高。党委政府的学者型、创新型官员越来越多,普遍知识化已成常态,缺乏胜人一筹能力的智库很难得到真心认同。社会公众对专家盲目崇拜的时代也已经过去,要得到他们的赞誉亦非易事。六是员工激励难度加大。靠情怀与压力进行管理的效能边际递减,而物质激励受新的经费管理制度制约又显得缺乏灵活性,智库员工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上述种种困难和挑战都要求智库付出更多努力,寻求更大突破。

既立志做成大事

又踏实做好小事

提供引领型智库产品的智库是优秀智库,提供工程型智库产品的智库是合格智库,提供跟随型智库产品的智库是平庸智库。优秀智库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需要过程的历练与成长的积累。因此,对于中国智库来说,必须要经历一个“先求其形,再求其正,心慕手追,日进为功”的过程。如果一个智库连会议论坛、机构传播、政策阐释这些基础性的工作都做不好,就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智库。一个智库如果内部的管理都松松垮垮,也绝不可能在服务决策中有高效率,因为这些都是一个优秀智库所必备的基础能力。要想成为出色智库必须克服浮躁傲慢心态,甘于、勤于从一件件基础性的小事做起,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切忌“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

既搞活体制内智库

又做强体制外智库

体制内智库与体制外智库作为我国智库的两大主体,在智库建设运营中存在体制内智库有资源但缺效率,体制外智库有效率但缺资源的现象。体制内智库有人才、有资源、有地位,但缺乏精细管理与高效运作,“庸懒散”“浮拖慢”的“富贵病”较为明显,加上各种制约,导致机制僵化、人员臃肿、活力不足。而体制外的社会智库思想理念活、竞争意识强、深具市场基因,不少采取了企业化管理,运营效率高,但由于存在注册登记难、职称评聘难、课题立项难、成果报送难、信息获取难、决策参与难、税费负担重等“六难一重”困难。因此,对于体制内智库要进行强力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思维理念、学科布局、研究范式再造,减少低效人员,加强快速反应能力。要为体制外智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和保障,为其做大做强创造必要条件,解决招不进才、留不住人、筹不到资的突出问题,让其发挥更大作用。

既保持弹性工作的优点

又谨防自由散漫的缺陷

固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与研究选题容易限制创新能力,在智库实行弹性工作制总体上符合智库运行规律,但我国智库在推行这一制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比较大的负面效果。比如一些体制内智库每周坐班只有半天,每年还有寒暑假。过于宽松的工作环境导致个别研究人员长期混日子,一年到头不知所踪,基本的工作量都无法完成;个别人员则在外从事第二职业,拿着体制的福利,把私活当主业;还有一些智库部门甚至连一个正常的会议都开不齐,即使是规定的坐班日也有人借故不来,长期以来,这些智库的松散管理与现代智库需要的组织严密、迅速反应的团队作战需要形成了冲突,影响了智库功能发挥。因此,必须适时建立一套科学、严明、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未达到基本业绩标准和长期缺勤的人员要坚决采取转岗、降级、退出等惩戒措施,在应急性任务时期实行阶段性集中坐班。

既关注活跃型智库

又关注内敛型智库

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找咨询专家、与智库谈合作不注意区分专家和智库的专长,习惯性地找那些出镜率高、见报率高、知名度高的活跃专家和活跃智库,以致于不少地方一召开专家座谈会,每次都是那些熟悉的“老面孔”,甚至是同一拨人。不少专家成为了什么场合都参加、什么主题都发言的“万能专家”,其留给自身研究的时间自然被极大压缩,往往造成主办者对咨询效果不满意,专家本人也勉为其难的局面。一些有真才实学、专业对口的专家由于平时比较低调,难以为人所知,缺乏献策机会。一些专家和智库有宣传的愿望,但可能因为违反保密原则、影响到国家安全而不得不保持低调,“知道得越多说得越少”。因此,作为决策部门和智库评价机构不能简单地以“知名度”论英雄,而是要做必要的甄别与准确匹配。

既用足“外来和尚”的优势

又凸显本土专家的长处

当前一些地方在使用智库资源过程中存在“外来和尚好念经”的现象,不少地方政府认为外来专家比本土专家有水平、档次高,不论课题大小、合适与否,动辄邀请“北上广”等大城市的专家团队,一些地方甚至请来国外专家,给出的价码也比本地专家的费用高出几倍,有的甚至高得令人咋舌。从实际的反馈来看,虽然不乏一些质量较高的项目,但也有不少项目属于“忽悠式签约、视察式调研、拍脑袋式研究”。“外来和尚”最大的优势在于视野开阔、立场超脱、信息丰富,但缺点是缺乏对当地实情的深切了解。而本土专家的优势在于更懂当地经济社会的利害得失,但也存在视野不够开阔、易受自身利益干扰等不足。因此,要科学看待外部专家与本土专家的关系,扬长避短,更多地发挥外地专家在方案评审把关中的作用,督促做好课题调研,组建外部专家与本土专家混合的研究团队等,切实把两种资源利用好、平衡好。

既看到巨大进步

也看到问题短板

由于我国智库建设仍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学习到超越、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因此,社会各界要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保持必要的战略耐心,理性看待智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既不能以成绩掩盖问题,更不能以问题抹杀成绩,我国智库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来解决。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警醒、认真对待、尽快克服;对取得的进步要积极鼓励、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共同为我国智库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艺术智库研究”(17ZD0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智库办主任)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05月3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