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韩方明: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之我见

时间:2019-03-20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韩方明

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正在步入新阶段。特别是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迁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智库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任务和新的机遇。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智库在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与时代发展的诉求、变化中的国家需求等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是现实压力,也是前进动力。

本文来源《中国政协》2019年第5期封面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所擘画的方向和道路上,中国智库建设都已经从数量发展为重的智库1.0时代迈进质量发展为重的智库2.0时代。如果说智库1.0时代还是理概念、搭架子、拼规模、抢速度,那么智库2.0时代就已经发展到了重创新创造与完善制度相结合、重内涵提升与外延拓展相结合、重全面布局与特色发展相结合,若以美术类比,无异于进入智库“工笔画”阶段了。其实,不论是在建设理念、制度设计,还是使命担当、服务路径等多个方面,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在这些年也有所成就、有所思考。

新时代智库建设的工笔画要“新”。新型智库必须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认清时代新潮,号准时代脉搏,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琢磨新对策,不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不哗众取宠、胡扯海吹。所谓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创新才是根本。千篇一律的大合唱固然也有市场,但智库若都搞成千篇一律,以吹鼓手、唱赞歌为己任,那么新型智库建设恐怕就与新时代智库政策设计的初衷南辕北辙。

新型智库建设必须有新机制保障。《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智库的发展也要有这种“常为新”的信念,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推动智库建设实现可持续性的自我革新,从制度机制上推动智库主动创新、善于创新、务实创新。察哈尔学会从2009年成立到今年也步入第十个年头,回顾往昔,正是在这种创新思维的推动下,才大胆试水,在公共外交、城市外交、宗教外交、人文外交和国际舆情议题设置、区域冲突民间调解等领域探路,做出了一些具有引导意义、可堪借鉴的成绩与经验。

新时代智库建设的工笔画要“实”。笔者曾经呼吁要谨防智库建设出现大跃进的势头,而在近几年的智库建设中,在某些领域和部分智库中确实也出现了“一哄而上做智库,争先恐后赶时髦”的苗头。新时代智库建设风起云涌,但更需要扑下身子抓落实,既强调智库发展战略的落地,也强调智库建设质量的提高。

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目前,这一目标在时间上来看近在咫尺,但如何完成恐怕还需要下大功夫、硬功夫,不宜自说自话,也不能把鸡蛋都放在“公有智库”这一个篮子里。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一个核心经验就是,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只有放开智库市场,开放竞争、鼓励竞争、平等竞争,辅之以引导和监管,才能够推动我国智库建设真正迈入新阶段,具备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否则,口号喊得震天响,也都是“新瓶装旧酒”,貌似新型,实则老套,不堪大用。换言之,既推动公有智库发展,也推动社会智库发展,对所有智库都是利好,反之,都是利空。

新时代智库建设的工笔画要“全”。智库发展不推崇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因为智力资源和产品的培育有其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律。这里讲的“全”是智库发展中的全局思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要求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为人民做学问就是要改变把思想产品搞成奉承精神产品的某些传统思维,将资政建言和社会服务等职能结合起来,说真话、建真言,在全局的视阈中为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助力政策改善和优化落地。

新时代智库建设的工笔画要“深”。国内不少智库不顾自身实力,盲目追求大而全,铺的摊子过大,加之研究方向盲目跟风,只关注热点领域,最终造成毫无特色和深度可言,成果看起来汗牛充栋,有价值的却屈指可数。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必须要有自身特色,为自己的研究领域贴上专属“标签”,同时在成果的深度和厚度上下功夫,在相关的研究领域做到“专、精、深”,提升在学术和舆论领域的话语权,这是发挥和提升智库自身影响力的要旨所在。察哈尔学会成立十年来,研究和实践领域基本都是围绕外交与国际关系展开,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才能够在新型智库建设领域独树一帜。

新时代智库建设的工笔画要有“才”。作为出产智力和思想产品的机构,人才是智库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新时代智库建设离不开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这支队伍的人才组成理应是在本领域分别具备较强的理论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政策分析能力、数据整合能力、信息捕捉能力的专家学者和意见领袖,这是智库发展的智力基础。例如,察哈尔学会设立多种学术和实践岗位,为学会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注入了蓬勃的发展动力,鼓励了学会思想产品和实践产品的层出不穷、百花齐放。同时,智库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运营团队和高效的行政团队,这是智库建设的组织保障。

新时代智库建设的工笔画要有“财”。若想成为一家有影响力的智库,“人财两旺”是基本前提。中国智库的“国家队”有着较为明显的资金优势,但是社会智库主要依靠外部捐赠,资金来源、可持续发展等存在先天劣势。为了实现社会智库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给予经费扶持,鼓励有条件的社会智库扩大发展,助力已经领先的社会智库在国际争先,并在咨政报告和其他思想产品的委托与购买方面也为社会智库创设更多的机会。可以说,智库只有实现了“衣食无忧”,才能保证新时代智库建设更具活力,更有创新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工笔画”这一生动的比喻,明确指出有关工作要做到“聚焦重点、精雕细琢”,最终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这一论述对新时代的智库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总体布局方面已经绘就了一幅“大写意”的1.0版,而如今随着新时代智库建设的走深走实,智库建设理应进入更为“精雕细琢”的2.0时代,以更好地适应当今新时代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承担新的使命,传播新的思想,绘制新的工笔画卷。

本文发表在《中国政协》的内页      

责任编辑/康巳鋆 顾心阳

作者:韩方明,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

来源:《中国政协》,2019年第5期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