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智者

凝心聚力献良策 助推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11-2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帙恒

建设马栏山新媒体学院,打通“衡邵干旱走廊”输水“最后一公里”,发津贴、延产假助力三孩生育政策,增加民族医疗服务报销项目,加大冬闲田种植油菜的补贴力度……截至11月26日12时(代表提案截止时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秘书处收到162件代表提案,件件饱含了代表们对湖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真切愿望,体现了代表们对推进各领域工作的深思熟虑。11月27日,湖南日报采访了其中5件提案的领衔代表。

将马栏山建设成视频文创人才的“蓄水池”

【领衔代表】

省党代表、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园党工委书记 邹犇淼

【提案聚焦】

作为全省视频文创高地,马栏山也是全省视频文创人才的集聚地。然而,当前湖南视频文创人才队伍存在人才类型结构单一、高端人才稀缺难留、实战人才供给不足、政策匹配存在差异等突出问题。为此,由省党代表邹犇淼领衔的《关于支持马栏山建设视频文创人才“蓄水池”的提案》,就加快视频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建议。

“芙蓉人才计划和长沙市目前出台的人才政策,缺乏针对文创行业需求的专项政策。”邹犇淼说,《长沙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规定的A、B、C、D类,都倾向自然科技类高层次人才,对视频文创人才关注度较小。为此,他建议制定出台针对文创产业人才及相关产业人才的引进和扶持政策,同时,建立人才引进规范,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支持优秀人才入园兴业。

邹犇淼在提案中还提出,加快马栏山新媒体学院建设,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快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广电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同时,组建专家委员会,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建立人才数据库,推进服务设施建设,持续举办品牌活动等。

打通“衡邵干旱走廊”输水“最后一公里”

【领衔代表】

省党代表、邵东市委书记 周玉凡

【提案聚焦】

“滴水流三阳,要水望断肠”,这句谚语形象描述了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核心腹地的邵东市缺水现状,这里人均水资源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40%。去年7月,犬木塘水库工程开工,建成后可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保障邵东城区和灌区范围90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切实解决“衡邵干旱走廊”中心区域缺水现状。

针对当前犬木塘水库工程邵东段项目建设面临的困难,省党代表周玉凡领衔的《关于解决“衡邵干旱走廊”核心腹地90万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的提案》,提出打通输水“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发挥犬木塘水库工程对邵东的群众生活、农业灌溉、河湖生态供水等效益。

周玉凡在提案中提出,解决犬木塘工程建设征地搬迁安置资金缺口,安排犬木塘水库工程后续项目工程建设。据悉,犬木塘水库工程邵峰干渠已纳入省“十四五”规划,提案请求对邵东市邵峰干渠分水口以下5条支渠建设、4座中型水库干支渠改造(含三都灌区24.78公里左干渠管道化改造),以及邵水、蒸水和侧水城市防洪和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在项目立项、资金安排、项目实施等方面予以支持。

以政策“组合拳”破解“不愿生”“生不起”“养不起”难题

【领衔代表】

省党代表,益阳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刘庆军

【提案聚焦】

你愿意生育三孩吗?今年9月,益阳市妇联面向全市21至50岁的居民开展了有关三孩政策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7.23%的人愿意生育一孩,68.71%的人愿意生育二孩,仅有8.35%居民愿意生育三孩。

“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高,婴幼儿照护等家庭服务无法满足需要,女性追求事业的黄金期与最佳生育年龄相重叠等,导致三孩生育意愿明显偏低。”省党代表刘庆军说。为此,刘庆军领衔的《关于建议出台湖南省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提案》,提出适当发放育儿津补贴、优化生育休假制度、积极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帮助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和育儿观等具体建议。

刘庆军在提案中建议,对在湖南省公立医疗机构生育三孩的湖南户籍产妇适当发放生育津贴;在辖区内公办幼儿园就读的湖南户籍家庭,三孩每生每学年根据财政情况给予适当资助直至孩子3岁;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98天产假外,增加产假60日,男方护理假20天,生育三孩的,除了产假外,女方享受80日的奖励假;定期开展女职工生育权益保障专项督查,依法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方式等。

传承推广好民族医药“宝贵财富”

【领衔代表】

省党代表、湘西自治州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 彭云

【提案聚焦】

民族医药是祖辈留给民族地区的“宝贵财富”。然而,发展体系不健全、政策保障和发展投入不够等“短板”,制约了民族地区民族医药发展传承。为此,省党代表彭云领衔提交了《关于加大对民族地区民族医药传承推广、创新提质支持力度的提案》。

彭云在提案中提出,要突出政府引导,在湘西自治州成立中医药民族医药管理局,在湘西自治州建立省级民族医药科研机构,提升民族医药研究推广力度。加大民族医药支持力度,将中医民族医药医疗机构作为首诊医疗机构,在医疗保险中增加民族医疗服务报销项目、提高报销比例,在省级层面开展民族医药资格考试,解决民间绝技传承人的“合法身份”。培育发展民族医药产业,开展全省民族医药“产业振兴”工程,大力支持有实力的民族医药加工企业,加大对民族地区民族医药龙头企业和医疗机构在产业发展、品牌建设上的支持等。促进民族医药创新提质,在省级层面支持将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湖南省民族中医院)建设成为武陵山片区中医民族医药区域诊疗中心,强化省级医院与民族地区民族中医院的帮扶联系,着力打造中医西医民族医融合发展的示范点。

以“湘米湘油”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国际农业品牌

【领衔代表】

省党代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吴俊

【提案聚焦】

作为农业大省,湖南以占全国3%的耕地生产了6%以上粮食,水稻和油菜生产面积、产量长期居全国前列,超级杂交稻屡创世界纪录,长期居国际领先水平。同时,湖南也是冬闲田存量最多的省份,目前有4127万亩冬闲田,而油菜种植用工少、生产效益较稳定,发展油菜生产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建议实施超级杂交水稻和油菜两熟的‘湘米湘油’工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好坚实基础。”省党代表吴俊领衔提交了《关于实施“湘米湘油”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提案》,提出重点实施内容。

吴俊在提案中提出,要依托省内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选育和推广超高产(亩产潜力超千公斤)、高档优质(国标二级以上)、多抗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和新一代早熟杂交油菜品种。要精准技术服务,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水平,完善机械化移栽耕种方案,同时,继续加大冬闲田种植油菜的补贴力度,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要强化生态标尺,建立重大病虫害的精准监测系统和绿色防控系统,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深加工产业,逐步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湘米湘油”农业品牌等。(责编:欧阳伶亚)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