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学科的建设本人没有高屋建瓴的把握,只能从个人研究的碳排放领域出发,从侧面简单的说明环境学科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
城市占据着不到地球表面面积的1%,但研究却表明2007年生活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已占全球人口的49.4%,同时其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量已占全球的75%,以及由此产生的CO2等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的比例高达80%。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对化石能源使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CO2等温室气体排放而导致的气候变暖已逐渐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区域环境问题,因此积极推行城市的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为了实现各城市的减排目标,就需要明确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将减排责任分解和落实到城市的各个产业部门。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贸易通过促使区域间资本和能源等资源的再分配,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也会因贸易而出现地域的分离,导致碳排放在城市区域内外出现空间转移,从而使得本地区的部分减排责任可能被转嫁给其他区域,探讨区域碳转移和产业间的碳转移不仅有利于深入地认识城市地区的碳排放现状,同时也对科学地分配城市产业减排责任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资源协会与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认为当前对城市层面上的能源消耗及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领域开展,第一个领域是城市区域内的城市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和工业活动等所导致的直接碳排放;第二个领域是由上游电力等能源企业提供给城市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活动所需的电力等资源而导致的间接碳排放;第三个领域是在城市区域外生产并提供给城市消费的产品而导致的贸易隐含碳排放。显然为全面而整体地掌握城市CO2等温室气体碳排放,采取适合的方法对上述三个领域的研究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极其有意义的。
文章来源于《培训工作简报》2014年第5期,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人才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作者系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