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就是把我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根据实际情况转化为应用成果的过程。有的同志认为做区域规划很简单,就是相互模仿、抄抄写写的简单劳动。其实不然,要做好一个区域规划,做到让委托方满意,让委托方“能够用、喜欢用、经常用”,并不是简单的模仿和借鉴就能实现的,必须是一个凝聚智慧、形成创新的比较艰难的研究过程。通过一些规划性质的应用性研究,我认为,要达到这个好的效果,要努力做到“三个三”。
1、深入把握规划区域的三个背景。要做好一个区域的发展规划,不对所研究的区域的发展背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体会,往往会形成文不对题的后果,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放到哪都能用,这是规划的一大忌。把握哪些背景呢?主要有三点:一是与该区域发展有关的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背景。既要考虑到国家的普适性方针政策,也要考虑到独特的方针政策,普适性的政策有如国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新型城镇化、长江经济带建设、扩大开放等,有针对性的方针政策就要与研究的区域相对应。譬如说做洞庭湖区域的规划,就不能不考虑国家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政策诉求,做湘西地区的规划不可能不考虑到主体功能区政策、集中连片扶贫攻坚政策和湘西地区开发政策等国家层面的政策要求。二是区域所在省的发展战略部署大背景。区域规划要体现省域战略的空间布局,就是把相关的省层面的设想和要求在具体空间上进行规划落地,区域的规划不可能脱离上级规划的指导,这在本质上也是一个规划衔接的问题。譬如说张家界地区,湖南省给予它的发展定位就是具有国际品质的旅游城市,在做规划的时候就必须牢牢把握好这个定位进行深度开发。三是规划区域自身发展基础条件等地域性背景。做某个区域的规划就必须说某个地区的“方言”,不能脱离区域的实际情况,这些区域性的基本情况包括其发展历史、区位特征、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发展劣势和内在诉求等方方面面的情况,掌握好了,才能让奔放的思想找到落地生根的沃土,才能让规划有高度、有思想、有境界的同时还具有操作。
2、精心谋划区域规划的三个重点。做区域规划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让规划能用,起到指导性作用,从这点出发,规划研究的重点应该根据规划的主题进行灵活变化,但是,一般而言,应当精心谋划规划研究的三个重点的内容。一是发展的总体思路。思路是对规划区域未来发展的总体描绘,是整个规划的灵魂和主线,提出一个贴近区域实际、富有创新、振奋人心的总体思路,往往就从根本上奠定了规划是否成功的基础,所以对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做重点研究。二是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解决规划区域在规划期内做什么事情的关键问题。一个地区要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归根结底都是要通过具体的工程、项目来实现的,所以核心任务往往需要项目化,要能构思和提出一些好的大项目,这是规划委托方的兴奋点之一。三是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保障措施往往在规划研究中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规划要能得到实施,构建起比较好的保障体系,要从制度层面进行设计。这是最难、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在做区域规划的时候,决不能让保障措施大而空、泛泛而谈,而是要站在区域规划实施的角度,从破解规划实施的关键瓶颈入手,提出制度性的设计,这也是提高规划研究操作性、应用性的重要内容。
3、努力使区域规划起到三个作用。区域规划研究的最终目的应该是研究成果能为委托方接受和认可,能进入到所研究区域党委、政府的决策,从这个最终的目标出发,研究者要努力使区域规划起到三个作用。一是指导区域发展的作用。这是区域规划的基本属性,进行区域规划的目的就是要提出能指导未来发展的规划蓝图,如果这个最基本的目标没有达到,规划肯定是失败的。二是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这是更高一层次的规划要求,因为在如何发展的思考上,不同的领导关注的重点、总体构思都是有区别的,不同层次领导干部的认识也是有差别的。此时,规划就是一个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工具,研究规划也就是一个统一思想和统一认识的过程。三是起到鼓舞和振奋人心的作用。规划是未来的蓝图,要通过“画好这张饼”,让规划区域的干部群众感觉到眼前为之一亮、心头为之一振,认为有前途、有光明,从而振奋人心、鼓舞人心。
(来源: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培训工作简报》,2014年第9期;作者系湖南省社科院区域经济与系统工程所助理研究员、博士)